[发明专利]一种与巴贝虫病患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36040.4 申请日: 2017-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9021089B 公开(公告)日: 2022-01-18
发明(设计)人: 程训佳;满素勤;付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4 分类号: C07K14/44;G01N33/68;G01N33/569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巴贝虫 病患 血清 特异性 结合 多肽 片段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生物医学及临床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巴贝虫病患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其氨基酸序列,本发明通过对巴贝虫裂殖子表面蛋白BMSA的结构与抗原表位分析得到一系列多肽片段,通过多肽合成制备多肽片段,可用于制备巴贝虫病的血清学免疫诊断试剂,本发明能克服巴贝虫病诊断中血涂片虫体漏检与误诊,明显有宜于提高巴贝虫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及临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与巴贝虫病患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其氨基酸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巴贝虫病(Babesiosis)是由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巴贝虫感染引起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研究显示,该疾患主要由节肢动物蜱叮咬宿主后通过吸血传播,也可以通过输血和母婴传播。临床实践显示,感染巴贝虫后,根据宿主自身的免疫状态和虫种的不同,可表现为无症状、疟疾样症状和凶险性症状;免疫健全者感染巴贝虫一般症状为疲惫、发热、头痛、寒战、盗汗、贫血、食欲不振、肌痛、关节痛等;而严重症状则包括黄疸、血红蛋白尿、脾肿大、肾功能衰竭等,多数发生于免疫缺陷病人,如老年人、HIV感染者、脾切除病人和癌症患者等。

目前,对于巴贝虫病的诊断检测中,最经典的方法为显微镜观察姬姆萨染色的血涂片或骨髓涂片,以发现红细胞内寄生的虫体为诊断依据。该方法是巴贝虫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容易漏检,而且对镜检人员和设备的要求较高等缺陷;核酸检测通常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血液中巴贝虫DNA进行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但操作复杂成本高并对实验人员和设备要求高;免疫学检测可用于巴贝虫病血清学诊断,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快速高通量的筛查诊断。最近的研究显示巴贝虫的虫体表面蛋白可以用于巴贝虫病的血清学检测,其中裂殖子表面蛋白BMSA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诊断标识抗原之一。

BMSA是田鼠巴贝虫裂殖子表面的一种抗原,分子大小为43kDa,免疫电镜证明了BMSA蛋白定位于裂殖子表面,且向虫体寄生的红细胞内分泌和膜转移。研究显示BMSA可激活宿主免疫力,诱导出保护性免疫反应,抑制田鼠巴贝虫对红细胞的入侵;同时,巴贝虫病患血清可以特异性识别全长BMSA。有研究显示BMSA可作为诊断抗原,以胶体金、ELS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用于巴贝虫病的诊断。目前,BMSA制备采用虫体纯化及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活性不稳定;此外,全长BMSA蛋白中部分氨基酸序列已被证实不含有被病人血清识别的抗原表位,所以以全长BMSA蛋白作为血清诊断抗原容易出现交叉反应。

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与巴贝虫病患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仅含有巴贝虫病患者血清的识别抗原表位的BMSA肽段片段不仅可以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由于分子量减小,仅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可大量制备,具有生产简单,活性稳定等特点,适宜应用于临床诊断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巴贝虫病的诊断方案的不足,提供具有与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氨基酸序列,进一步用于制备巴贝虫病血清诊断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与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氨基酸序列是对田鼠巴贝虫裂殖子表面蛋白BMSA的结构分析及抗原表位的筛选得到,通过多肽合成所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能与巴贝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及氨基酸序列,然而产生本发明的氨基酸序列的方法不受特别的限制。

所述的与巴贝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结合的氨基酸序列,含有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通过对田鼠巴贝虫裂殖子表面BMSA的结构与抗原表位分析得到一系列多肽片段,经过多肽合成通过ELISA等方法验证筛选到1个与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及巴贝虫患者血清都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片段,命名为KF-25,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1所示。

本发明的实施中,制备纯化多肽片段的方法不受特别的限制,但首选方法是多肽合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