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涡轮增压增速立轴式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3491.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皮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众心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6;F03D3/04;F03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增速 立轴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涡轮增压增速立轴式风力发电机 。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发电,尤其风力发电受到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普遍高度重视。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经济、实用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联合国环境署在2010年报告:“在过去的20年,全世界能源消耗增长了50%,从现在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还将比现在增长50%到100%由此造成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将会增加45%到90%,从而带来灾难性后果。”风力发电不像燃烧热能发电,污染环境,污染大气,带来温室效应,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另外热能发电浪费了地球上的有限资源,长此以往下去,会影响其它行业的资源匮乏与发展。
我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与储量巨大。根据我国风速分布图,我国东南部沿海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300W/㎡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也有4000h左右。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如果平均按0.3kW/㎡小时,每年风力发电300天计算,高度按100m计算,年可产生的风能约2160亿度以上的电能。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 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北部地区有3000多公里长,如果平均按0.2kW/㎡小时,每年风力发电200天计算,高度按100m计算,年可产生约4320亿度以上的电能。南北合计发电量约6480亿度以上的电能。(本计算风的能量是按单排横断面计算,没有重排计算,如果重排计算,风能非常大。)
国际风电产业发展形势:在众多新型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分布范围广泛,风力发电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因此风力发电在改善能源结构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目前国际上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资料,2007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0万kW,分布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美国(520万kW)、西班牙(350万kW)、中国(330万 kW)。在欧洲和美国,从新增装机容量的角度,近几年风电仅次于天然气发电。2003~2007年,全球风电平均增长率为24.7%,总装机容量累计已达 9400万kW,2008年,风电成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中第一个全球装机超过1亿kW的电力资源。风电作为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共为全球提供了近20 万个就业机会。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全球风电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态势,据GWE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风电仍将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到2012 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4亿kW,年发电5000亿kWh,风电约占全球电力供应的3%。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颁布的《2050年能源技术情景》判断,2010~2050年,全球风电平均每年增加7000万kW,风电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电力市场。
风电技术发展迅速,水平轴风电机组技术成为主流,占到95﹪以上的市场份额;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世界上主流机型已经从2000年的 500~1000kW增加到2007年的2~5MW;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由于载荷控制平稳、安全和高效等优点得到迅猛发展,在大型风电机组上得到广泛采用;风能的大规模开发今后将更多依赖于规模化、系列化和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随着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逐渐成熟,海上风电开发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MW级海上风电机组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世界风能利用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标准与规范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风电市场的规范,也为风电产业长远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众心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众心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检修滑车
- 下一篇:靶向破骨细胞相关蛋白Siglec‑15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