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6897.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束磊;袁丹华;林刚;袁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H02K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鼓风机 电机 总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在汽车上广泛被应用。在现有技术的前盖总成中,刷架端部与前盖及壳体之间通常完全靠铆接连接,没有其它的软连接装置。刷架底部与前盖之间直接接触(或存在间隙),无减震缓冲装置,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荡,磨损刷架,若有间隙存在时,在电机正常运行就会产生震荡,从而有噪声的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包括刷架组件和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组件包括刷架,刷架的中部上设置有刷握板;所述刷握板与所述前盖相对的表面之间通过刷架支撑垫块紧密相连,起到轴向减震作用;所述刷架的两侧与所述前盖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凸出的橡胶减震垫,起到径向减震作用;所述刷架支撑垫块由弹性橡胶内芯和包覆在所述弹性橡胶内芯表面的塑料外层构成。
其中,所述刷握板内镶嵌有铜片,作为其他元器件连接的载体,所述铜片上连接有电感、电容以及碳刷;碳刷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刷握板内,并且在所述碳刷与所述刷握板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刷握板上的弹簧。
其中,所述碳刷的伸出端为圆弧形状或齿形。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前盖总成装置与电机的换向器相配合,同时刷架与前盖在径向和轴向分别设置有软连接装置,极大程度上减弱了震动,降低了电机因震动而产生的噪声;刷架上铜片的镶嵌工艺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刷架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刷架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期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更完整和清楚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汽车空调鼓风机电机前盖总成装置,包括刷架组件和前盖9。所述刷架组件包括刷架3,刷架3的中部上设置有刷握板6;所述刷握板6与所述前盖9相对的表面之间通过刷架支撑垫块10紧密相连;所述刷架3的两侧与所述前盖9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凸出的橡胶减震垫8。所述刷架支撑垫块10由弹性橡胶内芯和包覆在所述弹性橡胶内芯表面的塑料外层构成。对于所述刷架组件, 具体来说所述刷握板6是碳刷1和电感的放置基准。所述刷握板6内镶嵌有铜片7,所述铜片7作为其他元器件连接的载体。具体来说,所述铜片上连接有电感4、电容2以及碳刷;碳刷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刷握板内,并且在所述碳刷与所述刷握板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刷握板上的弹簧。所述电容2用于减弱电感4产生的EMC干扰,作为优选地所述电容的接线端的长度小于1.5mm。碳刷1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刷握板6内,并且在所述碳刷1与所述刷握板6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刷握板上的弹簧5,所述碳刷的伸出端为圆弧形状。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所述的前盖与刷架组件相结合处能做到混如一体,通过支撑垫块的作用使之不存在间隙,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电机旋转工作时因接触振动而产生的噪声,使得汽车空调鼓风机使时,能够保持较为安静的环境。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6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