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复合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6793.7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柯扬船;胡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 压裂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纳米复合稠化剂0.1~1.0份、结构调整剂0.1~0.5份、粘土稳定剂0.1~1.0份、助排剂0.1~1.0份、起泡剂0.1~1.0份、有机交联剂0.1~2.0份、破胶剂0.01~0.5份和水90.0~99.39份,
其中,所述结构调整剂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复合稠化剂是通过包括有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将0.02~2.0重量份的氧化剂,0.02~2.0重量份的还原剂和0.01~2.0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合,形成催化体系;
将所述催化体系与0.5~2.0重量份的纳米无机相、100~1000质量份的水和100~500重量份的水溶性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3~8小时,得到纳米复合稠化剂;
所述水溶性单体为丙烯酰胺单体;
所述纳米无机相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采用共沉淀法,将水溶性镁盐和铝盐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含镁铝的水滑石浆液;
将层状硅酸盐与水按质量比1:(10~20)混合,维持搅拌20~30min,形成溶胀体系;
基于层状硅酸盐的质量,将上述溶胀体系在70~80℃下加入1~10%的插层剂,30~35Hz下搅拌反应10~12h,之后基于层状硅酸盐的质量加入1~2%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继续反应4~6h,得到插层反应体系;
基于上述插层反应体系的体积,加入20~30%的含镁铝的水滑石浆液,于60~75℃反应3~10h,得到粒径分布范围为500.0~1100.0nm、层间距为1.0~4.0nm的所述纳米无机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交联剂选自有机锆交联剂、有机铝交联剂或有机锆铝复合交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稳定剂选自氯化钾和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排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氟碳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苯磺酸钠和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胶剂选自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纳米复合压裂液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
8.一种纳米复合压裂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0.1~1.0重量份的纳米复合稠化剂和0.1~0.5重量份的结构调整剂在90.0~99.39重量份的水中溶解,得到基液;
将所述基液与0.1~1.0重量份的粘土稳定剂、0.1~1.0重量份的助排剂、0.1~1.0重量份的起泡剂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液与0.1~2.0重量份的有机交联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0.01~0.5重量份的破胶剂混合,得到纳米复合压裂液;
其中,所述结构调整剂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复合稠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0.02~2.0重量份的氧化剂,0.02~2.0重量份的还原剂和0.01~2.0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合,形成催化体系;
将所述催化体系与0.5~2重量份的纳米无机相、100~1000质量份的水和100~500重量份的水溶性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3~8小时,得到纳米复合稠化剂;
所述水溶性单体为丙烯酰胺单体;
所述纳米无机相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采用共沉淀法,将水溶性镁盐和铝盐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混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含镁铝的水滑石浆液;
将层状硅酸盐与水按质量比1:(10~20)混合,维持搅拌20~30min,形成溶胀体系;
基于层状硅酸盐的质量,将上述溶胀体系在70~80℃下加入1~10%的插层剂,30~35Hz下搅拌反应10~12h,之后基于层状硅酸盐的质量加入1~2%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继续反应4~6h,得到插层反应体系;
基于上述插层反应体系的体积,加入20~30%的含镁铝的水滑石浆液,于60~75℃反应3~10h,得到粒径分布范围为500.0~1100.0nm、层间距为1.0~4.0nm的所述纳米无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6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