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5230.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帧讯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18;C21D6/00;C22C33/04;C22C38/42;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52;C22C38/5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不锈钢原料处理,将不锈钢原料放入真空电磁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将钢水在金属型内烧铸成自耗电极,将烧铸好的自耗电极进行真空电弧重熔精炼或电渣重熔精炼,制成电渣锭,熔体烧铸温度为1500~2000℃;
步骤2:不锈钢管基体制作,将电渣锭制成不锈钢,接着将不锈钢钢片依次就行热火、第一次退火和第二次退火,热火的保温温度为1200~1400℃,起初热火温度为1100~1300℃,最后热火温度为700~1000℃,热火保温5~8h后将不锈钢片进行第一次退火和第二次退火,第一次退火先将不锈钢片在退火炉中保温800~900℃,保温时间12~14h,然后以每小时降温50~80℃的速度将其冷却到200~400℃,第二次退火先将不锈钢片在退火炉中保温500~700℃,保温时间12~14h,然后以每小时降温30~50℃的速度将其冷却到常温条件下,制得不锈钢基体;
步骤3:中间不锈钢坯热处理,将不锈钢基体回火加热到1000~1200℃,出炉后通过压缩空气快速冷却到800~900℃,在线经第一冷却工序将不锈钢快速冷却到400~600℃,再通过第二冷却工艺冷却到常温;
步骤4:成品不锈钢光亮热处理,将成品不锈钢加热到800~1000℃,出炉后通过压缩空气快速冷却到600~700℃,在线经第三冷却工序将不锈钢快速度冷却300~500℃,再通过第四冷却工艺冷却到常温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冷却工序:先采用水冷将不锈钢基体水冷至900℃,然后采用风冷将不锈钢基体冷至 600℃,再采用气雾冷却将不锈钢基体水冷至400℃ ;第二冷却工序:先采用风冷将不锈钢基体水冷至200℃,采用水冷将不锈钢基体冷至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工序的水冷冷却速率为10~15℃/s,风冷的冷却速率为8~12℃/s,气雾冷却的冷却速率为4~6℃/s;所述第二冷却工序风冷的冷却速率8~10℃/s,水冷的冷却速率为10~12℃/s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三冷却工序采用压缩空气或雾状淬火液将不锈钢成品冷至500℃;所述第四冷却工序采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将不锈钢成品水冷至400℃,然后空冷至300℃,再采用水冷将不锈钢水冷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或雾状淬火液的冷却速率为10~15℃/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真空电磁感应炉中所保持的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02MPa~0.08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锭的直径大小为5~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碳 0.03~0.07%,氮 0.18~0.20%,硫0~0.002%,磷0.01~0.014%,银0.25~0.35%,铜 2.70~3.70%,铈0.001~0.013%,镧0.02~0.09%,铬16.00~25.00%,硅0.90~1.30%,锰0.60~1.20%,镍0.25~0.35%,铝0.90~0.15%,钨3.00~4.50%,钴0.40~0.65%,硼0.25~0.3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帧讯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帧讯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2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岩机钎尾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截面稳定杆加热角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