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定位系统中的时钟频率标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314.X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0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闫修林;宋建宇;钱葵东;阮增苗;王冉;崔自峰;吕德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定位 系统 中的 时钟 频率 校方 | ||
1.一种多点定位系统中的时钟频率标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已知的同步脉冲周期T和晶振标称时钟频率f,计算出同步脉冲周期所包含的标称频率时钟周期数N;
步骤2、用晶振的实际频率进行时钟计数器循环时间计数,用同步脉冲前沿清零该时钟计数器,使得该时钟计数器以相邻同步脉冲的间隔为周期循环时间计数;
步骤3、获取同步脉冲周期在晶振实际频率下的时钟计数值,在同步脉冲前沿即将清零步骤2时钟计数器的同时,锁存该时钟计数器的值,作为同步脉冲周期所包含的晶振实际频率的时钟计数值;
步骤4、将步骤1计算出的同步脉冲周期所包含的标称频率的时钟周期数N,除以步骤3获取的同步脉冲周期对应的晶振实际频率的时钟周期数,计算出晶振频率的标称频率与实际频率之间的比例系数;
步骤5、在基站检测到存在发射或者应答的民航S码信号时,同步读取出此时晶振的实际频率的时钟计数值;
步骤6、将步骤5读取的信号到达时的晶振实际频率时钟计数值乘以步骤4计算出的时钟标称频率与实际频率之间的比例系数,转换为基于晶振标称频率的信号到达时间的时钟计数值;
步骤7、将步骤6得出的晶振标称频率下的时钟计数值,作为频率一致性标校后的发射或者应答的民航S码信号到达时间的测量值,并以此进行信号到达时间差参数测量计算,进而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参数计算实现目标空间位置定位;
步骤8、重复步骤2~步骤7,实现多点定位系统中的时钟频率标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周期数N计算公式为:N=T*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包含第一D触发器和第二D触发器,以晶振实际频率信号作为第一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同步脉冲作为第一D触发器的输入,锁存同步脉冲,在第一D触发器的正Q端输出得到输出P1;以晶振实际频率信号作为第二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以输出P1作为第二D触发器的输入,锁存同步脉冲,在第二D触发器负Q端输出得到负逻辑输出!P2;用输出P1和负逻辑输出!P2的逻辑“与”的运算结果在下一个时钟上升沿处同步清零时间计数器,由此,同步脉冲从0到1翻转后第一个时钟内,被第一D触发器锁存,此时输出P1和第二D触发器的负逻辑输出!P2的逻辑与运算结果为逻辑1,作用于时间计数器的同步清零端,使得时间计数器在下个时钟上升沿处将被同步清零;一个时钟以后,第二D触发器的负逻辑输出!P2为逻辑“0”,输出P1和负逻辑输出!P2逻辑与运算结果变为逻辑0,计数器的同步清零端信号撤销,此后时间计数器恢复正常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晶振实际频率作为寄存器的时钟输入,将步骤2的输出P1和负逻辑输出!P2的逻辑与运算结果作为寄存器的锁存使能输入,在随后的时钟上升沿处,时间计数器的数值在清零前被寄存器同步锁存起来,从而获得同步脉冲周期所含的实际频率时钟周期数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标称频率时钟周期数N除以同步脉冲周期所含的实际频率时钟周期数M,得到晶振标称频率与实际频率的比例系数K:
K=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步骤7中,设信号到达时刻读自晶振实际频率的时间计数器数值为num,则将时间计数器数值num按下述公式转换为对应于标称频率的时间计数值NUMNUM=num*N/M;转换后的NUMNUM数值作为频率统一标校后的基于晶振标称频率的发射或者应答民航S码信号到达时间测量数值,用于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参数计算的目标空间位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3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