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085.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雅志;永田哲治;村山贤多;铃木祥宏;永翁和明;滨砂大吾;高比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57/01;A01F12/22;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思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装置和供给链,其中脱粒装置具有脱粒筒及筛网,脱粒筒设置有朝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在脱粒室内进行旋转驱动,筛网设置于所述脱粒筒的下方,供给链使割取谷秆的穗梢侧位于所述脱粒室内同时夹持所述割取谷秆的茎根侧,将所述割取谷秆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部侧朝向后部侧输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联合收割机,各脱粒齿的朝向脱粒筒的径向外方突出的长度形成为相等,并且,在从脱粒装置的正面观察时,突出前端部形成为比筛网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内侧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驱动脱粒筒旋转,并且利用供给链夹持割取谷秆的茎根而将其沿脱粒筒轴芯方向输送,能够使脱粒齿一个接一个地与通过脱粒室内的脱粒筒与筛网之间的空间的割取谷秆的穗梢侧接触,使谷粒在脱粒室脱落(脱粒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0224号公报(图1、图2)
另外,通过上述脱粒处理获得的大半脱粒谷粒通过筛网向下方的筛选装置漏下。但是,脱粒谷粒的一部分落到由供给链夹持而输送的割取谷秆的茎根侧,结果往往是夹杂在正在被夹持的排秆之间。在此,将这一现象称为“夹带”,将夹杂在排秆之间的谷粒称为“夹带谷粒”。
所述夹带谷粒会与脱粒后的排秆一起被排出到机体外,所以导致脱粒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回收夹带谷粒而实现脱粒效率的提高的联合收割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
脱粒装置,其具有脱粒筒及筛网,所述脱粒筒设置有朝向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脱粒齿,在脱粒室内进行旋转驱动,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脱粒筒的下方;
供给链,其使割取谷秆的穗梢侧位于所述脱粒室内并夹持所述割取谷秆的茎根侧,将所述割取谷秆从所述脱粒装置的前部侧朝向后部侧输送;
所述多个脱粒齿中,设置于所述脱粒筒的后端部的后端部侧脱粒齿与比所述后端部侧脱粒齿更靠前侧的其他脱粒齿相比突出长度更长。
根据本发明,由于后端部侧脱粒齿的突出长度与比其更靠前侧的其他脱粒齿的突出长度相比更长,所以能够在更深地插入到被供给链夹持输送的割取排秆的茎根之间的状态下进行脱粒。
因此,容易将夹杂在割取排秆的茎根之间的“夹带谷粒”去除回收。
而且,由于该脱粒齿位置是脱粒筒的后端部,所以可在脱粒室内的脱粒处理的最终阶段进行“夹带谷粒”的去除,能够防止一度去除的“夹带谷粒”再次发生“夹带”,能够通过更可靠的脱粒实现脱粒效率的提高。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筛网仅设置在比与所述后端部侧脱粒齿对应的位置更靠前侧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筛网仅设置在比与后端部侧脱粒齿对应的位置更靠前侧的位置,所以后端部侧脱粒齿位于比筛网更靠后方的位置,能够在筛网与后端部侧脱粒齿不干涉的状态下使脱粒筒旋转而进行脱粒处理。
因此,在设定后端部侧脱粒齿的突出长度时,能够与筛网的存在无关地,设定为能够更好地实施“夹带谷粒”的去除的突出长度。
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脱粒效率。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从正面观察所述脱粒装置时,所述后端部侧脱粒齿突出至比所述筛网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在从正面观察脱粒装置时,后端部侧脱粒齿突出至比筛网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以后端部侧脱粒齿能够进入至被供给链夹持输送的割取排秆的茎根之间的更深的位置,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夹杂在茎根之间的“夹带谷粒”去除回收。
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脱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脱粒装置的从左侧观察的说明图。
图3是沿脱粒部的旋转轴芯方向的方向观察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一次绞龙输送装置的筛选部后视图。
图5是表示排秆处理部的从左侧观察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排秆处理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秆捆立体排出装置的详细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脱粒装置
52脱粒筒
53筛网
55供给链
57脱粒齿
57a 其他脱粒齿
57b 后端部侧脱粒齿
K 脱粒室
W 割取谷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