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协调控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02830.0 申请日: 2017-06-01
公开(公告)号: CN107085435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发明(设计)人: 王玉惠;甄武斌;应竣棫;吴庆宪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08 分类号: G05D1/08;G05B13/0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张艳
地址: 21001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耦合 分析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姿态 协调 控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基于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耦合分析,首先进行耦合特性分析,以定性的角度认识姿态变量之间的耦合,然后对变量之间的耦合度进行定义,最后运用采样统计方法对高超声速姿态系统中的姿态角之间、姿态角速率之间、姿态角与姿态角速率之间以及姿态角速率与控制舵面之间进行耦合度分析,得到相应的耦合度矩阵;

步骤2),姿态协调控制器设计,分别设计了姿态角协调控制器和姿态角速率协调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系统数学模型;

Ω·=fs+Gs1ω+Gs2δ]]>

ω·=ff+GfMC]]>

其中,Ω=[α,β,μ]T分别为迎角、侧滑角、偏航角,ω=[p,q,r]T为角速度矢量在机体坐标系上的三个分量,fs=[fα,fβ,fμ]T,ff=[fp,fq,fr]T分别为:

fα=1MV cosβ[-q^SCL,α+Mg cosγcosμ-T sinα]]]>

fβ=1MV[q^SCY,ββcosβ+Mg cosγsinμ-T sinβcosα]]]>

fμ=-gVcosγcosμtanβ+1MVq^SCY,ββtanγcosμcosβ+TMV[sinα(tanγsinμ+tanβ)-cosαtanγcosμsinβ]+1MVq^SCL,α(tanγsinμ+tanβ)]]>

fp=Iqrpqr+I·ppp+glplaero]]>

fq=Iprqpr+I·qqq+gmqmaero]]>

fr=Ipqrpq+I·rrr+gnrnaero]]>

Gs1=-tanβcosα1-tanβsinαsinα0-cosαsecβcosα0secβsinα]]>

Gs2=gα,δegα,δa0gβ,δegβ,δagβ,δrgμ,δegμ,δagμ,δr]]>

gα,δe=-q^SCL,δeMV cosβ]]> 1

gα,δa=-q^SCL,δaMV cosβ]]>

gβ,δe=q^SCY,δecosβMV]]>

gβ,δa=q^SCY,δacosβMV]]>

gβ,δr=q^SCY,δrcosβMV]]>

gμ,δe=q^SCL,δe(tanγsinμ+tanβ)MV+q^SCY,δetanγcosμcosβMV]]>

gμ,δa=q^SCL,δa(tanγsinμ+tanβ)MV+q^SCY,δatanγcosμcosβMV]]>

gμ,δr=q^SCY,δrtanγcosμcosβMV]]>

Gf=glp000gmq000gnr]]>

其中,CL,α,分别为由α引起的升力系数,左、右升降副翼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CY,β,分别为基本侧力系数,左、右升降副翼和方向舵引起的侧力增量系数。M,V,γ,T分别为飞行器瞬时质量,动压,对空速度矢量,对地面轴系的倾斜角,发动机推力,分别为绕三轴的动量矩矢量,为惯性积,laero,maero,naero为气动力矩在机体坐标轴系的分解,δ=[δear]T分别是左升降副翼舵、右升降副翼舵、方向舵,Gf为角速率回路控制输入系数矩阵,MC=[lctrl,mctrl,nctrl]T分别是滚转力矩、俯仰力矩、偏航力矩,且MC=Gf,δδ,

Gf,δ=gp,δegp,δagp,δrgq,δegq,δagq,δrgr,δegr,δagr,δr]]>

gp,δe=q^SbCl,δe]]>

gp,δa=q^SbCl,δa]]>

gp,δr=q^SbCl,δr]]>

gq,δe=q^ScCm,δe+Xcgq^S(CD,δesinα+CL,δecosα)]]>

gq,δa=q^ScCm,δa+Xcgq^S(CD,δasinα+CL,δrcosα)]]>

gq,δr=q^ScCm,δr+Xcgq^SCD,δrsinα]]> 2

gr,δe=q^SbCn,δe+Xcgq^SCY,δe]]>

gr,δa=q^SbCn,δa+Xcgq^SCY,δa]]>

gr,δr=q^SbCn,δr+Xcgq^SCY,δr]]>

其中,S,b,c,Xcg依次为机翼参考面积,翼展长度,平均气动弦长和质心距参考力矩中心的距离,依次为副翼舵、升降舵和方向舵引起的滚转力矩增量系数,依次为副翼舵、升降舵和方向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依次为副翼舵、升降舵和方向舵引起的偏航力矩增量系数,依次为副翼舵、升降舵和方向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

步骤1-2),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耦合特性分析;

步骤1-3),定义耦合度,考虑和ψi(i=1,2,…,n)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变量组,运用闭环采样统计方法,得到采样统计函数和λ(ψi),λ(ψi)表示为的函数

其中aij是描述对ψi影响程度的系数,

E是采样点个数,ψik和依次是ψi和第k个采样点的值,和依次是ψi和的采样均值,

同理,也能够表示为λ(ψi)的函数

其中bji是描述ψi对影响程度的系数,

和ψi之间的耦合度定义为

ηij=aij·bji

步骤1-4),运用采样统计方法对高超声速姿态系统中的姿态角之间、姿态角速率之间、姿态角与姿态角速率之间以及姿态角速率与控制舵面之间进行耦合度分析,得到相应的耦合度矩阵,首先研究姿态角与姿态角速率之间耦合度,得到

其中A∈R3×3是影响度矩阵,

定义且(p,q,r)对(α,β,μ)的影响度矩阵表示为

A=FL+

其中

类似的,定义C=Λ(ψ)(Λ(ψ))T且G=FT,则(α,β,μ)对(p,q,r)的影响度矩阵表示为

B=GC+

其中B∈R3×3,C+=Λ(ψ)(((Λ(ψ))TΛ(ψ))2)-1(Λ(ψ))T

采样点个数E=751,影响度矩阵A和B分别计算得到,定义Γ是(α,β,μ)和(p,q,r)之间的耦合度矩阵,则得到

可见,耦合度矩阵Γ中所有的元素都是正的,α与q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强而α与p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弱,在耦合度矩阵的第二行,看出与β耦合程度最强的变量是r,其次是p,而在第三行中,(p,q,r)与μ的耦合程度很接近,按与μ的耦合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p、q、r;

同理,(α,β,μ)与(α,β,μ)之间的耦合度矩阵Π、(p,q,r)与(p,q,r)之间的耦合度矩阵Θ、(p,q,r)与(δear)之间的耦合度矩阵Ξ分别求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设计姿态角协调控制器:因为δ对Ω的影响远小于ω对Ω的影响,所以Gs2δ被看作是系统不确定性d,那么原姿态角子系统模型就写为

Ω·=fs+Gs1ωc+d]]>

则姿态角系统的第i(i=1,2,3)个子系统就可以表示为

Ω·i=fsi+Σj=13Gs1{i,j}ωcj+di]]>

其中

为了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控制方法,由于滑模控制在处理非线性及不确定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因此选用滑模控制,滑模函数设计为

s1i=c1ie1i+e1i]]>

其中满足Hurwitz条件,

对滑模函数求一阶导数得到

s·1i=c1ie·1i+e1i=c1i(Ω·i-Ω·ci)+e1i=c1i(fsi+Σj=13Gs1{i,j}ωcj+di-Ω·ci)+e1i]]>

s·1i=-η1isgn(s1i)]]>

其中且是一个常数,

得到

c1i(fsi+Σj=13Gs1{i,j}ωcj+di-Ω·ci)+e1i=-η1isgn(s1i)]]>

为了保证鲁棒性,不确定性di由所代替,考虑变量与自身之间的耦合程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三个姿态角之间的耦合度矩阵可以写为

Π=00.00030.00040.000300.54240.00040.54240]]>

定义控制器中协调控制项为且是控制器中滑模控制项且那么姿态角协调控制器设计为

ωc=ωcsm+ωcco=(c1Gs1)-1(c1Ω·c-c1fs-e1-η1sgn(s1)-c1Gs2δmaxsgn(s1))+ωcco]]>

步骤2-2),设计姿态角速率协调控制器,姿态角速率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ω·=ff+GfGf,δδ]]>

类似的,姿态角速率系统的第i(i=1,2,3)个子系统写为

ω·i=ffi+Σj=13Gf{i,j}Σj=13Gf,δ{i,j}δj]]>

滑模函数设计为

s2i=c2ie2i+e2i]]>

其中满足Hurwitz条件,

对滑模函数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

s·2i=c2ie·2i+e2i=c2i(ω·i-ω·ci)+e2i=c2i(ffi+Σj=13Gf{i,j}Σj=13Gf,δ{i,j}δj-ω·ci)+e2i]]>

姿态角速率之间的耦合度矩阵写为

Θ=00.00020.94300.000200.00070.94300.00070]]>

定义控制器中协调控制项为且δsm是控制器中滑模控制项且那么姿态角速率协调控制器设计为

δ=δsm+δco=(c2GfGf,δ)-1(c2ω·c-e2-c2ff-η2sgn(s2))+δco.]]> 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8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