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2722.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青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0531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网络 端到端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包括: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公网、不同级的子网、同级的不同子网各自使用独立编址空间;S2,报文在分级后的网络中传输,若是跨单元网进行传输,则单元网之间的路由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当前地址,判断出报文的传输路径并根据该路径进行传输;S3,将ARP功能整合到ICMP中,并在地址请求时用组播代替广播。本发明拓展网络地址资源,且各级地址自主管理,管理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IPv4网络,采用32位(二进制)地址。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缓解地址资源的不足,引入了地址动态分配、NAT(网络地址转换)等方法。但这样做破坏了端到端的属性。网络上的两个终端要想通信,其中必须有一个终端(一般是服务器)拥有固定的公网IP地址。普通的两个终端(如两台手机)之间直接进行通信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限制了很多端到端应用的实现。物联网难以推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地址,地址资源得到了丰富,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分配独立的地址,从而实现端到端通信。但是,IPv6与IPv4兼容性差造成升级困难,且扁平化的地址结构造成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通过对网络进行分级组织,拓展了网络通信的地址资源,同时与现有通信架构兼容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网络端到端通信的方法,包括:
S1,将IP地址进行分级组织,网络被划分为复数级,公网、不同级的子网、同级的不同子网各自使用独立编址空间,使用所述独立编址空间的网络区间构成单元网;
S2,报文在分级后的网络中传输,若是跨单元网进行传输,则单元网之间的路由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和当前地址,判断出报文的传输路径,报文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传送至目的地址所在的终端;
S3,将ARP功能整合到ICMP中,并在地址请求时用组播代替广播。
优选地,所述S1中,分级后网络的基本结构为树形,从最上面一级逐级向下划分子网,划分的级数范围为0~15级。
优选地,所述级数用绝对级数和相对级数两种方式表示,所述绝对级数在IP地址前面加符号/,相对级数在IP地址前面加符号.。
优选地,所述IP地址对应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两种方式表示,每级IP地址用16进制表示或十进制表示,不同级之间的IP地址用符号-相连,且IP地址还包括网络的级数,所述级数为对IP地址进行寻址的起点所处的级,且级数与IP地址之间用#隔开。
优选地,当同一级的子网间发生地址重复时,则需将相应的子网另起一级,形成独立的编址空间;分级后的网络中若存在环路,则报文在通信前根据当前使用的网关来确定网络节点的级数。
优选地,报文中封装有IP包头,所述IP包头格式中的字段包括副版本、源地址类型、目的地址类型、源地址参数和目的地址参数,所述副版本字段用于标识IP包头副版本,所述源地址类型和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用于标识IP地址是绝对地址还是相对地址,所述源地址参数和目的地址参数字段用于标识IP地址的起点和终点的级数。
优选地,所述副版本字段标识的IP包头版本包括:基本版、精简版和特简版,每个版本对应的IP包头格式中包含的字段存在部分不同,所述基本版对应的IP包头格式中包含的字段数>精简版对应的IP包头格式中包含的字段数>特简版对应的I||包头格式中包含的字段数。
优选地,当报文从外网访问只支持特简版的内网终端时,报文在传输的网关上进行数据包的格式转换,转换成特简版的网关的内网地址,且根据网关的端口号来区别不同的链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青,未经常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