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0310.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姚宗湘;尹立孟;张丽萍;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4;B23K1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改善 金属 mg fe 点焊 质量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步骤一、以Mn粉、Al粉和挥发性溶剂为原料调制合金浆团;步骤二、在合金浆团具有合适的粘度时,将其刮涂在待焊接的Mg材和Fe材的搭接接头处,以对待焊材料进行前处理;步骤三、对Mg材和Fe材的搭接接头进行点焊。采用本发明的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的显著效果是,增大点焊后异质金属Mg和Fe之间的熔核尺寸,使熔核在Mg‑Fe之间分布均匀对称,显著提高点焊后异质金属Mg‑Fe之间的抗剪切性能,从而提高异质金属Mg‑Fe之间点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焊方法,具体的,是一种提高Mg-Fe之间点焊质量的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脆性较大的金属,在点焊时难以形成固溶体,因而焊接质量不佳。研究人员在早先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同质金属Mg之间的点焊,通过使用Fe-Al-Zn三种金属粉末,能在金属Mg的焊接接头处形成微合金化区域,从而收获熔核规则对称,熔核尺寸变大的优良效果;焊接接头的抗剪切力和耐腐蚀性也显著增加,点焊质量提高。
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在对异质金属之间进行点焊时,再使用Fe、Al、Zn三种金属粉末,或者其中任一种,或者其中任两种,均不能获得与同质金属Mg相同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调制合金浆团
按照1~5:5~9的质量比称取Mn粉和Al粉,将Mn粉和Al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性溶剂,调制成所述合金浆团;
步骤二、待焊材料前处理
搅动合金浆团,待其粘度为0.65~0.7Pa·s时,将合金浆团刮涂在待焊接的Mg材和Fe材的搭接接头处,在Mg材和Fe材的接头之间形成合金浆团层;
步骤三、点焊
对Mg材和Fe材的搭接接头进行点焊。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挥发性溶剂为丙酮。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Mn粉和Al粉的质量比为3:7。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Mg材和Fe材之间刮涂的合金浆团层的总厚度为30~80μm。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在搭接接头处的Mg材和Fe材的表面分别刮涂合金浆团,Mg材表面合金浆团层的厚度为Fe材表面合金浆团层的厚度的2倍,Mg材表面合金浆团层厚度与Fe材表面合金浆团层厚度之和为30~80μm。
优选的,所述Mg材表面合金浆团层厚度与Fe材表面合金浆团层厚度之和为48~52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微合金化改善异质金属Mg-Fe点焊质量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调制合金浆团
按照1~5:5~9的质量比称取Mn粉和Al粉,将Mn粉和Al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挥发性溶剂,调制成所述合金浆团;所述挥发性溶剂为丙酮;
步骤二、待焊材料前处理
搅动合金浆团,待其粘度为0.65~0.7Pa·s时,将合金浆团刮涂在待焊接的Mg材和Fe材的搭接接头处,在Mg材和Fe材的接头之间形成合金浆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市政道路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套袋式智能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