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后拖车厢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8914.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官进;张国庆;何永胜;李新喜;王子缘;何凤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其后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后拖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运用较为清洁的电力替代常规的化石燃料作为汽车能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池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池使用寿命及运行时的稳定程度都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车身本身的设计空间有限,电池存放空间受到限制,普遍存在续航里程短、搭载的电池能量系统重、电池更换不方便和电池因撞击起火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存放空间受限制,导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受限制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后拖车厢,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存放空间受限制,导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受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拖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车厢本体的车厢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新能源汽车供应能量的电池模组。
优选地,所述车厢本体的底盘上还设置有拖车运动装置,所述拖车运动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动车运动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拖车运动装置包括传动装置、行驶装置、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车钩机构。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为相变材料电池模组。
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电池模组包括相变材料模块和电池单体,所述相变材料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池单体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车厢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相变材料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的空调装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所述车厢本体的车厢内部,所述室外机设置在所述车厢本体的外部,且所述空调装置为热泵型空调。
优选地,所述车厢本体的车厢内设置有多层的放置层,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在所述放置层上。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连接有逆变器系统。
优选地,所述车厢本体的厢壁包括隔热防火内衬层、防水层和防爆防撞层。
优选地,所述防爆防撞层的截面的中部为间隔设置的空腔。
相比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后拖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连接的连接机构,车厢本体的车厢内设置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供应能量的电池模组。通过将电池模组设置在后拖车厢内,使得电池模组的存放空间不受汽车车身的设计要求的限制,同时通过连接机构与新能源汽车进行传动连接,大幅度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并且更换电池时仅需将充满电的后拖车厢将原后拖车厢替换掉即可,电池更换更加方便,大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后拖车厢,并且该后拖车厢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后拖车厢。由于上述后拖车厢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后拖车厢的新能源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拖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与一个后拖车厢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与两个后拖车厢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爆防撞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圆柱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方形结构示意图。
上图1-8中,
车厢本体1、车身2、连接机构3、电池模组4、相变材料模块5、电池单体6、室内机7、室外机8、放置层9、隔热防火内衬层10、防水层11、防爆防撞层12、空腔13、压缩机14、底盘15、电路接口16、连接器17、电池包18、电池箱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后拖车厢,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存放空间受限制,导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受限制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机无动力中断变速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