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架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6032.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梁龙;薛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现有的车架总成形状单一,一般为直条形状,也就是从前至后为一直线形,为了避免一些零件相冲突都是将左、右纵梁之间的间距设计得很大,这样连接在左右纵梁之间的总成或横梁就要加长了,这样不仅加大的生产的成本,而且严重影响横梁的强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车架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汽车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车架整体的美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左、右纵梁均为截面呈U型的结构,且开口朝内设置,且左、右纵梁在安装发动机部分之间间距大于其它部分之间的间距,形成“Z”字形结构,在左、右纵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安装前保险杠的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一端通过左纵梁前段连接件连接在左纵梁前端,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右纵梁前段连接件连接在右纵梁前端,在左、右纵梁之间自前端至后端顺序连接有A横梁总成、拱形横梁总成、第三横梁及吊挂总成、第四横梁及吊挂总成、第五横梁及吊挂总成、第六横梁总成、第七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
在左、右纵梁内壁均连接有安装发动机的发动机前连接板和发动机后连接板,左纵梁上的发动机前连接板、发动机后连接板与右纵梁上的发动机前连接板、发动机后连接板对称设置。
在左、右纵梁外侧均设有安装前减振器的前减振器支架,左、右纵梁上的前减振器支架之间相互对称。
在左、右纵梁的外侧上均设有用于安装一桥的第一桥前支架和第一桥后支架,左纵梁上的第一桥前支架与右纵梁上的第一桥前支架对称设置,左纵梁上的第一桥后支架与右纵梁上的第一桥后支架对称设置。
在左、右纵梁的外侧上均设有用于安装二桥的第二桥前支架和第二桥后支架,左纵梁上的第二桥前支架与右纵梁上的第二桥前支架对称设置,左纵梁上的第二桥后支架与右纵梁上的第二桥后支架对称设置。
在左纵梁外侧设有供助力缸杆安装的助力缸支架,助力缸支架固定在左纵梁的外侧。
在左、右纵梁的外侧均连接有用于安装二桥减振器的二桥减振器支架,且左纵梁上的二桥减振器支架与右纵梁上的二桥减振器支架对称设置。
在左、右纵梁的外侧均连接有用于安装后桥的后桥前支架和后桥后支架,左纵梁上的后桥前支架、后桥后支架与右纵梁上的后桥前支架、后桥后支架对称分布,两后桥前支架与第六横梁总成配合装配,两后桥后支架与第七横梁总成配合装配。
在左、右纵梁的外侧均设有两个对板簧起限位作用的副簧支架,左、右纵梁上的副簧支架对称分布。
在左、右纵梁的内侧均固定有加强后板簧的加强支架;在左、右纵梁内侧下翼面上固定有第一备胎横梁和第二备胎横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纵梁采用辊压成型生产线进行加工生产,纵梁的一致性较好;左、右纵梁的区别在于孔位的不同,所加工的孔位由华启公司纵梁数控三面冲生产线进行加工,孔位精准;设计了部分较大的孔位及异形孔,起作用主要是为了穿线,采用华启公司纵梁数控机器人等离子切割生产线加工;为了更好的安装发动机,其左、右纵梁前段部分采用“Z”字型设计,由华启公司纵梁数控折弯成型生产线完成;在车架总成铆接线完成车架总成的装配,采用铆钉铆接和螺栓紧固两种方式进行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提高了车架总成的外观美观度,采用新型柔性化生产线,降低了车架及纵梁开发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左、右纵梁安装一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右纵梁安装二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右纵梁安装后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左、右纵梁安装备胎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华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泊车出库辅助装置
- 下一篇:工具组件及使用支撑工具运输工具组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