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2856.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迪;赵建伟;刘双喜;王科;程煜萌;亓莉莉;吴明阳;孙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拉线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包括工作平台、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弯折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支撑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滚动送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位于滚动送料机构右侧;所述滚动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Ⅰ、传动辊Ⅰ和电机Ⅰ,所述传动辊Ⅰ上包裹传送帘,传送帘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凹槽;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推板;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Ⅱ、传动辊Ⅱ和电机Ⅲ;所述弯折机构包括施压臂、承压臂和长度限制器,施压臂与承压臂配合,长度限制器安装在施压臂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能控制钢绞线端头侧长度,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
背景技术
传统拉线制作工艺需要作业人员手工弯折钢绞线,且拉线弯头的弯曲程度难以把握,钢绞线的弯曲部分与舌板不易契合,对作业人员的体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纯手工制作拉线耗时耗力,无法短时间内大量制作。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几种拉线制作工具,但多数产品功能有限,使用效果不佳。一种产品型号为QLS/INOX-70-02A的拉线制作器,该种拉线制作器主要结构由两根顶部经连接轴连接起来的可以活动的钢制把手组成,主要功能部件集中于把手顶部,包括中心销钉、控线板、控线柱、折线轮、施压臂、承压臂等。使用时,固定承压臂把手,通过来回弯折施压臂把手及把手顶部的各功能部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钢绞线的弯折、弯头与金具的组装功能。该产品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产品主要通过一个可活动的控线板和两个折线轮控制钢绞线的弯曲程度,控制强度不高,致使弯头的弯曲程度不能精确控制,且在制作拉线时,钢绞线承力很大,容易从制作器中崩弹脱落,形成安全隐患;没有控制钢绞线端头侧长度的功能;产品生产完全通过人工,自动化程度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准确控制弯头的弯曲程度,保证制作过程中钢绞线不脱落,同时能够控制钢绞线端头侧的长度,尽量简化操作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能控制钢绞线端头侧长度,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拉线制作器,包括工作平台、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和弯折机构,所述弯折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支撑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滚动送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位于滚动送料机构右侧;
所述滚动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Ⅰ、传动辊Ⅰ和电机Ⅰ,传动辊Ⅰ与支撑架Ⅰ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辊Ⅰ上包裹传送帘,传送帘表面上均匀的排列有凹槽,电机Ⅰ与传动辊Ⅰ连接;
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推板,所述固定板与滑动板之间滑动连接,推板固定在滑动板上端面;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Ⅱ、传动辊Ⅱ和电机Ⅲ,传动辊Ⅱ与支撑架Ⅱ之间转动连接,电机Ⅲ与传动辊Ⅱ连接;
所述弯折机构包括施压臂、承压臂和长度限制器,施压臂与承压臂配合,长度限制器安装在施压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辊Ⅰ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架Ⅰ前后两端,传动辊Ⅰ两端与支撑架Ⅰ之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
所述电机Ⅰ位于前端传动辊Ⅰ下方,电机Ⅰ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带轮,前端传动辊Ⅰ上与第一主动带轮相应的位置设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板上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动板上与滑轨相应的位置设有滑块,滑轨与滑块配合;
所述固定板上两滑轨之间设有齿条,滑动板上设有电机Ⅱ,电机Ⅱ输出端设有减速器,电机Ⅱ与固定板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副配合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电炉多角度观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氛窑炉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