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尺度多方向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8300.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靳;陈月;姬红兵;孙胜男;刘杨;臧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程晓霞;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尺度 多方 局部 模式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的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1)人脸图像预处理:随机提取C类人脸图像样本G副,并将各人脸图像裁剪为标准大小,作为训练样本集X={Xi,Pi},其中每类人脸样本各包含MPi副,C表示提取的人脸类别个数,G表示人脸图像训练样本总数,Xi表示第i个训练样本,Pi表示Xi的类别标签,M>0,G>i>0,C>Pi>0;随机提取N副人脸图像样本,并将其裁剪为标准大小,作为测试样本集Y={Yj,Qj},其中,N表示人脸图像测试样本总数,Yj表示第j个测试样本,Qj表示Yj的类别标签,N>0,N>j>0,Qj为任意值;
(2)提取训练样本集X中各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并将其按行排列为训练样本特征矩阵
(2a)计算训练样本Xi各像素点Xi(s,t)与其八方向像素点之间的8个差值将各差值与该8个差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大于则记为1,反之则记为0,按照几何逆时针方向将0、1序列进行排列,可得到该像素点的Xi(s,t)的8位二进制重构序列,将其转换为十进制,得到像素点的Xi(s,t)对应的重构像素遍历训练样本各个像素点,得到重构训练样本
(2b)对重构的训练样本分块求取块平均值,并将各块平均值串联为一个行向量,作为该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
(2c)将训练样本集X内各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依次按行排列,得到训练样本特征矩阵
(3)提取测试样本集Y中各测试样本的特征向量并将其按行排列测试样本特征矩阵
(3a)通过计算测试样本Yj(s,t)各像素点与其八方向像素点之间的8个差值将各差值与该8个差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大于则记为1,反之则记为0,按照几何逆时针方向将0、1序列进行排列,可得到该像素点的Yj(s,t)的8位二进制重构序列,将其转换为十进制,得到像素点的Yj(s,t)对应的重构像素遍历测试样本各个像素点,得到重构测试样本
(3b)对重构的训练样本分块求取块平均值,并将各块平均值串联为一个行向量,作为该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
(3c)将训练样本集Y内各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依次按行排列,得到训练样本特征矩阵
(4)计算测试样本特征矩阵中各样本特征向量到训练样本特征矩阵中各样本特征向量之间的卡方距离,选取距离测试样本特征向量最近的训练样本特征向量的类别标签Pi作为该测试样本的识别标签通过对比测试样本集Y中各样本识别标签与其原类别标签Qj的是否相同,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
卡方距离:
其中,S、M均为人脸样本特征向量,S为训练样本特征向量,M为测试样本特征向量,ε为特征向量第ε个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的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a)及(3a)中所述,通过计算训练和测试样本Wk各像素点与其八方向像素点之间多尺度多方向的差值关系,重构训练和测试样本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a.1取人脸样本Wk内任意一像素点的值Wk(s,t),则该像素点与其八方向像素点之间多尺度多方向的差值关系表示为:
a.2取上述八方向像素点间多尺度多方向的差值关系均值记作v表示方向编号;
当时,
当时,
按从右到左得顺序依次排列构成一个二进制序列编码,并将其转换成十进制数值,并将该十进制数值作为像素点Wk(s,t)的重构像素值,记作
a.3通过上述方法遍历人脸样本Wk内各个像素点,得到人脸样本Wk的重构人脸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的局部二值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b)及(3b)中所述,对重构的训练和测试样本分块求取块平均值,并将各块平均值串联为一个行向量,作为该训练和测试样本的特征向量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b.1不重叠地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选取重构人脸样本中的z*z个像素点构成像素块其中z为任意常数,f为像素块的编号,并对像素块内z*z个像素点做像素平均处理,得到该像素块邻域内各像素点的平均值:
其中为像素块内任意一像素点的像素值;
b.2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将各像素块平均值串联起来,构成该人脸样本的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83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