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环状醚类化合物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6736.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刘凤泉;周建军;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H01M10/0525;H01M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环状 化合物 凝胶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中由以下组分组成:锂盐和醚类化合物,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2wt%且小于等于50wt%;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50wt%且小于等于98wt%;
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含有一个氧、两个氧、三个氧或更多氧的C2~C20环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环烷烃为单环、稠合环、螺环或桥环;
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全氟丁基磺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铝酸锂、氯铝酸锂、氟代磺酰亚胺锂、氯化锂和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中还包括可凝胶化的聚合物和/或可凝胶化的预聚物,所述体系中可凝胶化的聚合物和/或可凝胶化的预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等于1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5wt%且小于20wt%;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80wt%且小于等于95wt%;或者,
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20wt%且小于等于30wt%;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70wt%且小于等于8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烷烃为螺环或桥环且含有两个以上氧原子时,氧原子在一个环上或在多个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第一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含有一个氧、两个氧、三个氧或更多氧的C4~C20的稠合环烷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第二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含有一个氧、两个氧、三个氧或更多氧的C4~C20的桥环烷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第三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含有一个氧、两个氧、三个氧或更多氧的C4~C20的螺环烷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醚类化合物选自下述第四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凝胶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烷烃为单环或稠合环时,环上的碳原子上的氢被1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所述环烷烃为桥环时,非桥连环上的碳原子上的氢被1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所述环烷烃为螺环时,环上的碳原子上的氢被1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所述R1基团选自下述基团的一种: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硫基、卤代烷基、环烷基、环烷基氧基、环烷基硫基、杂环基、杂环基氧基、杂环基硫基、芳基、芳基氧基、杂芳基、杂芳基氧基、羟基、巯基、硝基、羧基、氨基、酯基、卤素、酰基、醛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