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5333.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孙耀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C05F1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6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套种 玉米 马铃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循环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除用于饲养家畜外,很大一部分都用于焚烧,既污染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容易引起火灾。
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完善,出现了多种方式的秸秆还田技术:⑴秸秆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秸秆经过青贮、氨化等方式处理,饲喂畜禽,通过发展畜牧增值增收,同时秸秆过腹还田;⑵秸秆作为堆沤原料腐熟还田,这是一种传统的积肥方式,利用夏秋高温季节,把秸秆堆积,厌氧发酵沤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产出量少,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户分散小规模应用;⑶秸秆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具体有机械化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经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或秸秆果园覆盖,用小麦、玉米等整秸秆覆盖果园空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与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水果产量和优质果比例,改善水果品质,增加甜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的特点;⑷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发酵后还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后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而且厌氧消化后的沼液、沼渣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能有效培肥地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不仅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培肥地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改善其品质,还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套种规格
按种植条带将地块分为马铃薯种植带和玉米种植带,马铃薯种植带与玉米种植带呈交替分布,马铃薯种植带宽175cm,每个种植带内分布两组双垄,每组双垄呈“凹”型,垄高15~20cm,,垄宽70cm,在垄上顺垄向开有一条宽15cm、深10cm的微沟,相邻的两“凹”型垄间沟宽35cm;玉米种植带宽120cm,每个种植带内分布一组宽窄双垄,小垄宽40cm,垄高15~20cm,大垄宽70cm,垄高5~10cm;
⑵秸秆还田
①全地还田:秋季趁玉米秸秆鲜嫩,含水量高时边收边粉碎成5~10目的粗粉,全地面均匀撒开,再撒施秸秆腐熟剂,旋耕或翻耕20~30cm与土壤充分混匀,收集玉米根茬,耙平整细,全地覆盖黑地膜;
②马铃薯种植带还田:将整株的干枯玉米秸秆按一层秸秆一层土的方式放置,并加入秸秆腐熟剂和适量水堆沤,覆盖一层土苫再覆盖一层棚膜进行腐熟,腐熟的整株玉米秸秆在第二年春季马铃薯种植带起垄时埋入垄中,同时将步骤①收集的玉米根茬也埋入垄中,马铃薯播种完成后,在垄间的沟内铺设长2~5cm的小麦秸秆小节,铺设厚度5~10cm;
③玉米种植带还田:天将小麦秸秆和马铃薯秸秆按1~3:1的重量比混杂扎成直径3~5cm小捆,小捆内洒有秸秆腐熟剂,堆置然后覆盖一层土苫再覆盖一层棚膜进行堆沤腐熟,在第二年春季玉米种植带起垄时埋入垄中;
⑶播种
①玉米播种:选择粮饲兼用玉米品种,4月中下旬用打孔播种器打孔播种,窄垄在垄侧打孔,宽垄在垄上打孔,每孔播2粒种子,播后用草木灰封播种孔,玉米种植带覆盖无色地膜;
②马铃薯播种:4月中下旬按穴播种,双垄均在垄上打孔,穴距35cm,播后用草木灰封播种孔,马铃薯种植带覆盖黑色地膜;
⑷测土施肥
①玉米施肥:亩底施腐熟有机肥1500~3000kg,尿素26~35kg,普钙50kg,硫酸钾7.5~10kg,硫酸锌1kg;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8~10kg;拔节期后每亩用0.1kg锌肥或磷酸二氢钾0.15~0.2kg兑水45kg叶面交替喷施1~2次;
②马铃薯施肥:亩底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尿素20~30kg,普钙30kg,硫酸钾7~8.5kg,硫酸锌0.5~1kg;块茎形成期每亩追施尿素10~12kg;淀粉积累期每亩用0.1kg锌肥或磷酸二氢钾0.15~0.2kg兑水45kg根部灌施1~2次。
作为优选,所述的马铃薯种植带和玉米种植带之间还设有宽30~50cm的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红,未经张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龙果种植与田间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