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胶元件、导电胶带、极片、电芯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5240.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3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培;何平;赵义;彭业军;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H01M50/534;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元件 胶带 锂离子电池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胶元件、导电胶带、极片、电芯及锂离子电池,以有效解决因焊接极耳引起的虚焊、过焊以及焊接毛刺等问题,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品质。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胶元件包括:具有多个间隙孔的导电基层,以及填充于所述导电基层的所述多个间隙孔内并在所述导电基层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粘接面的导电胶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胶元件、导电胶带、极片、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等各类电子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电芯和保护电路板,其中,电芯作为蓄电部分,主要结构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是整个锂离子电池的心脏。
电芯的正极片或负极片均包括极片本体和极耳,其中,极片本体包括集流体层和设置于集流体层外的活性物质层,且极片本体上设置有曝露出集流体层的空箔区,极耳与极片本体的空箔区焊接,从而实现与极片本体的电连接。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极耳与极片本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易产生虚焊或过焊等现象,从而导致极耳脱落,或极耳、极片本体的损坏,此外,焊接产生的毛刺也极易刺穿隔膜引起电芯内部短路,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胶元件、导电胶带、极片、电芯及锂离子电池,以有效解决因焊接极耳引起的虚焊、过焊以及焊接毛刺等问题,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品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胶元件,包括:具有多个间隙孔的导电基层,以及在所述导电基层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粘接面并填充于所述导电基层的所述多个间隙孔内的导电胶体。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导电胶元件,用在锂离子电池中粘接极耳和极片本体,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极耳和极片本体,可以避免因虚焊或过焊等引起的极耳脱落,以及因焊接毛刺导致的电芯内部短路,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品质。导电胶元件中,导电胶体在导电基层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形成粘接面,并且填充于导电基层的多个间隙孔内,采用该结构设计,不但增强了导电胶元件的结构强度和导电性能,还同时保证了极耳与极片本体之间的粘接性能和导电性能,因此,极耳既能在极片本体上粘接牢固,又能与极片本体之间可靠的电连接;此外,导电基层的多个间隙孔结构还可以使导电胶元件呈现较佳的柔韧性,从而便于组装操作。
较佳的,所述导电基层的所述多个间隙孔均匀分布。采用该设计,导电胶体与导电基层能够均匀地附着连接,使得导电胶元件整体的导电性、粘接性和柔韧性也较为均匀,进而可以使极耳与极片本体之间的粘接性能和导电性能更加均衡。
可选的,所述多个间隙孔为通孔;或者所述多个间隙孔为盲孔且分布于所述导电基层相对的两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导电基层由导电材料制作而成,或者,所述导电基层的表面具有导电材质的附层。优选采用第二种方案,成本低廉且便于加工制作。
可选的,所述导电基层的导电材质包括金、银、铜、铝、镍、金氧化物、银氧化物、铜氧化物、铝氧化物、镍氧化物、石墨烯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所述导电胶体包括粘剂基体以及分布于所述粘剂基体内的导电填料。
较佳的,所述导电填料占导电胶体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30%。这样,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对导电胶体的导电性能需求,并且使得导电胶元件呈现出较佳的粘接性能。
优选的,所述导电填料占导电胶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5%~20%。从而使导电胶元件兼顾较佳的导电性能和粘接性能。
可选的,所述导电填料包括导电颗粒或导电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5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