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314.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隆胜;朱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华联保健敷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式透皮 药贴片 器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及其制备方法,由通信控制装置和药物装置两部分组成,药物装置固定安装在通信控制装置的下端部,通信控制装置与药物装置进行电连接,通信控制装置由微型电池、无线控制装置和微控制器a,微型电池、无线控制装置和微控制器a进行电连接;经过含药贴片的制备、不含药贴片的制备、电极安装、与微控制器b的对接、与通信控制系统的对接和给药启动步骤,完成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的制备;本发明的透皮给药器械可穿戴可遥控,用药方便,特别适合老年慢性病的每天用药以及住院部病人多时的情况:护士可根据医生的处方要求预先设置给药的时间及剂量,定时定剂量的实现病人用药,节省医务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注射。口服以片剂、胶囊、液体等形式给药,然而由于药物在肠胃中的吸收和在肝脏的首过效应,许多口服药物在达到作用部位之前即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可利用度,同时常会带来副作用。也有一些药物不能通过口服给药,如:多肽类和与蛋白质有关的药物。另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是能够使药物穿透生物屏障的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这种方法虽然快速有效,但是打针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疼痛,在注射部位会造成皮肤损伤和出血,有时还会引起皮肤发炎等症状。同时,注射技术也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操作,因此不适合需要长期和控制连续给药的患者,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
透皮给药系统作为第三种给药方式,它是指药物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产生药效的一类给药方式。既避免了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提高了药效和生物可利用度;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也不会像注射给药那样产生疼痛,提高病人的顺应性或依从性。透皮给药安全可控,是无创给药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是透皮给药需要渗透过皮肤。皮肤是人类最大的器官,保护人的身体不受外部感染,结构致密,因此药物分子不容易渗透,能透过的剂量也有限。目前能有效地透过皮肤的全身用药物总共不到50种。现有的透皮药物限于小分子和低浓度,角质层屏障使大多数药物难以通过或难以达到有效浓度和有效速率。透皮给药的关键在于促进药物渗透,使药物透皮吸收进毛细血管。为了达到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世界各地的研发者开发了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及它们的结合的方法。物理方法包括离子电渗法,超声波入法、高压气流、放热促进法、激光能促进法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包括促渗剂、前体药物、化学修饰、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促渗剂加离子电渗法,超声波入法加促渗剂,甚至离子电渗法加超声波入法等的结合方法。然而,目前的化学方法都会对皮肤表皮造成损害。目前的物理方法如离子电渗法和超声波入法虽然有效,可是由于设备体积大,患者不方便自己在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新型集成化的微型可穿戴可遥控给药的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捷式透皮给药贴片器械,其创新点在于:由通信控制装置和药物装置两部分组成,所述药物装置固定安装在通信控制装置的下端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与药物装置进行电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由微型电池、无线控制装置和微控制器a,所述微型电池、无线控制装置和微控制器a进行电连接;
所述药物装置由微控制器b、器械开关、贴片本体组成,所述微控制器b与器械开关进行电连接,所述贴片本体固定安装在微控制器b的底端部,所述贴片本体与微控制器b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贴片本体包括含药贴片和不含药贴片,所述含药贴片与不含药贴片之间的间隔为0.01-5mm,优选0.1-2.0mm。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包括短程无线控制装置和远程无线控制装置;所述短程无线控制装置选用WIFI或者蓝牙芯片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无线控制装置由为控制器c和GPRS芯片模组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华联保健敷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华联保健敷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