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115.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谭天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模块、盖底、PCB和盖罩。PCB包括沿厚度方向穿过其形成的引导孔,并且联接至底盖以被设置在底盖的背面。底盖包括被构造成在与引导孔相对应的位置处从一个表面突出以被插入至引导孔中的引导突起,并且被构造成联接至底盖以覆盖PCB。因此,底盖以如下方式被构造,该方式使得在盖罩联接至底盖时盖罩的引导突起被插入至置于底盖与盖罩之间的PCB的引导孔中,从而更容易和精确地导引盖罩的装配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视觉上显示数据的装置,以及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LCD)、电泳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场发射显示装置、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阴极射线显示装置等。
其中,最近,由于大规模生产技术、驱动程序简易、实现高图像质量、实现大屏幕的优势,LCD引起了大量关注。
LCD是如下电子装置:使用液晶透射率随着所施加的电压的变化将由多个装置生成的各种不同电信息项转换成视觉信息,并且传输视觉信息。由于LCD以低功率被驱动,薄并且实现极好的图像质量,所以LCD被广泛用作克服常规阴极射线管(CRT)的缺点的替代手段。
LCD宽泛地包括显示面板、电路单元和背光单元。显示面板对透射光量进行调整以显示图像,电路单元将从驱动系统发送的多个信号施加于显示面板并控制这些信号,以及背光单元用作向显示面板的整体部分均匀地发射光的照明装置。
电路单元被构造为包括各种电路器件、印刷电路板(PCB)等,并且控制LCD的整体操作。
电路单元中所包括的PCB在各种不同部件的模块化过程中被弯曲至底盖(coverbottom)的实际表面(real surface),并且位于底盖的背面上。位于底盖的背面的PCB通过盖罩(cover shield)来保护免受外部施加的力或外部引入的杂质的影响。
图1是示出了应用于传统的显示装置的盖罩的示例的后侧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盖罩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位于底盖10的背面上的PCB20与用于覆盖和保护PCB 20的盖罩30通过耦接构件40耦接至底盖10。
现在示意性地描述将PCB 20和盖罩30耦接至底盖10的过程。PCB20设置在底盖10的背面上,并且盖罩30设置在底盖10的背面上以覆盖PCB 20。在这种情况下,盖罩30可以被设置在底盖10的背面上以使得从底盖10的背面突出的突起15能够被插入至形成在突缘部分(第一端32)中的孔35中,以相对于底盖10和PCB 20导引盖罩30的装配位置。
如图2所示,盖罩30可以被定形成包括三个台阶差(step difference)。也就是说,盖罩30包括与底盖10的背面接触的第一端32、与PCB 20接触并且耦接构件40被定位在此的第二端36以及与PCB 20间隔开并覆盖PCB 20的第三端34。用于导引盖罩30的装配位置的结构位于底盖10的背面上,因此盖罩30必须包括与底盖10的背面接触的第一端32。
随着显示装置的尺寸增加,控制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整体操作的PCB的尺寸也随着当前趋势而增加。此外,用于覆盖PCB 20的盖罩30的尺寸也增加。
随着盖罩30的尺寸增加,盖罩30的抗弯刚度降低。也就是说,随着盖罩30的尺寸增加,盖罩30更容易由于小的外力而弯曲。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被应用于传统的显示装置的盖罩30弯曲时,由于盖罩30被定形成包括总共三个端,所以第一端32的最低层部分常常升高。
在盖罩30的与底盖10的背面接触的第一端32升高的情况下,当第一端32随着在驱动或移动装置时施加于该装置的外力与底盖10的背面接触时会产生噪声。这是显示装置的质量下降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