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6000.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维;董博超;田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供热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热解脱附的方法,能将去除土壤中高浓度SVOCs和石油烃类的污染。土壤加热的过程中,大部分SVOCs有机污染物并没有得到降解而是往热解烟气中转移;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发生热解反应,导致热解脱附气中含有一氧化炭、CH4、CxHy等可燃成分,直接排放也浪费了这部分气体所包含的能源。此外,通常用以加热的烟气,需要通过与冷空气混合来达到合适的加热温度,冷空气的混合装置的制造和运行成本高。加热后的烟气中同样含有大量热能,并且对后续烟气处理装置有较大的损耗。
例如CN201510063379.5公开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多级热修复系统,采用两级热脱附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并且将高温级的热脱附装置的尾气用于低温级的热脱附装置的加热使用。然而,其第二级脱附装置排放的尾气中依然包含有大量的热能和污染物。对于这部分热能,该修复系统并没有能充分利用,对于尾气中的污染物,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包括燃烧装置和热解脱附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和燃烧室;所述热解脱附装置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热解脱附气出口;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进口区、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尾气回收区和加热烟气出口;所述第二燃烧区处设置有与热解脱附气出口连通的热解脱附气进口,所述尾气回收区设置有与烟气出口连通的返混烟气进口,加热烟气出口与所述烟气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尾气回收区沿燃烧室内烟气流动方向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热解脱附装置包括:内炉体与外炉体,所述内炉体嵌套在所述外炉体内部,所述外炉体与所述内炉体之间的间隙为外加热腔,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与所述外加热腔连通;所述内炉体内为内加热腔,所述内加热腔中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热解脱附气出口与所述内加热腔相连通。
一种循环供热方法,包括:①将燃料送入第一燃烧区内,在燃烧器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烟气,②高温烟气沿着燃烧室内气流方向降温到合适温度后成为加热烟气,③加热烟气从烟气进口送入热解脱附装置对其内部物料进行处理后形成低温烟气(尾气),期间物料在加热烟气的加热作用下产生热解气,④热解气通过热解脱附气出口从热解脱附气进口进入第二燃烧区进行再次燃烧,低温烟气(尾气)通过烟气出口从返混烟气进口进入尾气回收区与高温烟气进行混合调温后形成加热烟气。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③中,物料设置在热解脱附装置的内加热腔中,加热烟气通入外加热腔中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燃烧区内温度大于110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燃烧区内温度为850℃~1100℃。
作为优选,所述尾气回收区内温度为500℃~850℃。
作为优选,所述尾气回收区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所述烟气出口与返混烟气进口之间设置有调气阀,所述调气阀与温度传感器相互联动。当尾气回收区内温度高于1000℃时,增大调气阀的开度,从而加大低温烟气(尾气)的进入量;当尾气回收区内温度小于700℃时,减小调气阀的开度,从而降低低温烟气(尾气)的进入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取消了原有的烟气稀释装置,采用低温烟气(尾气)调温,利用了低温烟气(尾气)的热能的同时,节省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供热系统及其供热方法,有效提高热能利用,将热解脱附气重新导入燃烧,降低了燃气的使用量,节约了能源。
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供热方法,不仅用于土壤修复,还可用于污染后油泥处理,市政污泥热解,化工污泥热解以及其他固废处理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供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