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铜薏苡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5204.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季彪俊;吴锋;夏法刚;孙小芳;林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薏苡 品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铜薏苡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几种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多种酶类的结构成分和催化活性成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中合适的铜离子浓度促进着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与生长发育,并对作物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过量的铜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使植物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各项生理代谢发生紊乱,造成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并可在食用部位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铜薏苡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薏苡杂合的特点,在芽苗期快速定向筛选,获得耐铜的薏苡新品种,显著提高薏苡的耐铜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铜薏苡品种的选育方法,其是以两种以上的薏苡品种作为亲本,将其自然杂交后,在母本所得种子的发芽期与苗期分别采用硫酸铜溶液进行处理,以筛选获得具有耐铜性能的植株,再将植株种植后经多代自交纯合,获得植物学性状稳定的耐铜薏苡自交系;其包括如下步骤:
A、杂交:
1)将两种以上的薏苡品种作为亲本;
2)根据所用薏苡品种的生育期安排播种,使所用不同品种薏苡的开花时间间隔小于7天;
3)开花后,将其中作为母本的品种去除雄蕊,然后使父本、母本自由杂交;
4)分父本、母本进行收种;
5)第二年种植从母本上收获的F1种子,并作好隔离,以收获F2种子;
B、 发芽前处理:
1)将收获的F2种子于38℃烘干箱内烘烤4h,以破除休眠;
2)将破解休眠后的种子用5vol%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5次,再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3)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垫有一层滤纸的发芽盒中,每盒种子以铺满盒底、不重叠为准,并加入120mg/L的硫酸铜溶液作为培养液至浸没种子表面为度,然后置于28-30℃光照培养箱中,每天光照8h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更换1次培养液,更换前将种子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并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所用发芽盒需预先用75 vol%酒精擦拭消毒,滤纸用高压灭菌锅消毒;
C、苗期处理:
发芽7-10d后,将生长正常的幼苗单株移栽到以河沙为基质的花盆中,每天用基质体积10%的30mg/L的硫酸铜溶液浇灌,筛选正常生长并能抽出新叶的植株,即获得具有耐铜性能的薏苡植株;所用河沙经预先消毒;
D、自交纯合:
1)将获得的具有耐铜性能的薏苡植株移栽至大田进行种植;
2)在植株开花前进行套袋,以利于自交,获得自交种子;
3)测定种子中的铜含量,筛选出含铜量不高于10mg/kg的自交系;
4)将所选出的自交系按D项下步骤1)-3)进行重复操作,使其自交6-9代,获得植物学性状稳定的耐铜薏苡自交系。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可明显缩短薏苡品种的选育时间,提高薏苡耐铜品种的选育效率,为耐铜薏苡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以具有自动控温、控湿、控光照和通风条件的培养箱与大田试验条件为例,采用培养箱进行芽苗期筛选,大田进行杂交、自交、纯合与筛选。
实施例1
A、杂交:
1)以浦薏6号为母本,野生薏苡为父本;
2)根据所用薏苡品种的生育期安排播种,使所用不同品种薏苡的开花时间间隔小于7天;
3)开花后,将母本的雄蕊去除,然后使父本、母本自由杂交;
4)分父本、母本进行收种;晒干、贮藏;
5)第二年种植从母本上收获的F1种子,并作好隔离,以收获F2种子;所得F2种子晒干备用;
B、 发芽前处理:
1)将收获的F2种子于38℃烘干箱内烘烤4h,以破除休眠;
2)将破解休眠后的种子用5vol%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再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5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