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apReduce的视频人员模糊检索并行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0307.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3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翟佳;谢晓丹;贾雨生;王衍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T7/254;G06T7/2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apreduce 视频 人员 模糊 检索 并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apReduce的视频人员模糊检索并行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监控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摄像头高清化、超高清化的趋势的加强,监控视频在违法人员的追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技术中利用模板匹配的方式进行目标检索,识别准确率低,不适用于实时高效的在线检索。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监控视频的人员目标识别自动化程度、速率和准确率以及提高监控视频数据的利用率的检索方法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apReduce的视频人员模糊检索并行化方法,大幅度提高监控视频的人员目标识别自动化程度、速率和准确率以及提高监控视频数据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MapReduce的视频人员模糊检索并行化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视频数据传到原始数据模块的HDFS模块中,所述HDFS模块对所述视频进行切分后存储到原始数据模块的HBASE数据库中;
(2)利用Hadoop的MapReduce模型,在映射前,根据所述视频文件计算输入分片,每个输入分片针对一个映射任务,在每一个映射任务中,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和特定的方法进行解码,并利用运动物体检测方法,检测出所述视频中运动的物体;
(3)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所述运动的物体是否是人员,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进行下个视频数据的传送;
(4)利用所述深度学习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的方式提取所述人员的服饰特征,包括,衣服种类,颜色信息等;
(5)利用所述深度学习方法和先验知识对所述人员进行检索,识别出所述人员外貌信息,包括高矮、胖瘦、男女等;
(6)将所述外貌信息保存到处理结果存储模块的HBASE数据库中,按照相似度高低排序,将所述视频与所述外貌信息进行一一对应,在客户端发送查看请求时,将所述视频与所述外貌信息进行整合,反馈给客户端,实现识别结果的可视化。
优选的,所述步骤(3)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所述运动的物体是否是人员的步骤包括:
a)对所述视频进行解码;
b)利用Vibe、帧差法或光流法,检测出视频中运动的物体;
c)利用训练好的CNN识别网络,判断出运动的物体是否是人员。
较优选的,所述传统方法包括中位切分法、八叉树方法、K-Means方法和色彩建模方法。
较优选的,所述特定的方法包括SSD方法和yolo方法。该两者都属于CNN识别网络的延伸,其中SSD方法的优势在于它结合了多模型,实现了对多尺度下目标的有效识别,提高了对多尺度目标的识别准确率。Yolo方法的优势在于识别目标的同时对目标进行定位,缩短了识别时间,提高了识别效率。
较优选的,步骤(5)利用所述深度学习方法和先验知识对所述人员进行检索,是指针对所述人员相对于整幅图像的占比以及目标自身的长宽比,当所述人员相对于整幅图像的占比高于阈值则认为该人员是高的,反之则认为该人员是矮的;当所述人员相对于整幅图像的占比高于阈值则认为该人员是胖的,反之则认为该人员是瘦的。
较优选的,利用MapReduce模型将人员检索移植到基于Hadoop的分布式集群中,提升检索的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显著的提高了对目标人员的特征提取准确率;利用MapReduce大大的加快了视频处理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监控视频的人员目标识别自动化程度、速率和准确率以及提高监控视频数据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MapReduce的视频人员模糊检索并行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0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