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炼铜装置及炼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69539.8 申请日: 2017-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7287442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鲁兴武;朱来东;余江鸿;李俞良;陈一博;程亮;易超;马爱军;陈文波;张恩玉;李守荣;韩晓龙;崔海瑞;曹桂银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矿冶研究院
主分类号: C22B15/00 分类号: C22B15/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代理人: 陈超
地址: 7309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连续 炼铜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炼铜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铜冶炼企业都朝着清洁生产的连续吹炼工艺技术方向发展,就铜的吹炼而言,当今世界上90%以上都是采用PS转炉,该工艺是间断作业,过程中铜锍包在车间内进行转运,容易造成SO2烟气低空逸散,加上加料及吹炼过程,烟气难以完全密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逸散现象,使SP转炉吹炼作业的操作环境很差。这是当今铜冶炼面临的世界性技术瓶颈,都在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积极寻求或开发产能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操作连续、有利于环保的吹炼工艺是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连续吹炼铜的工艺有日本研发的三菱法和闪速炉连续吹炼,采用三炉溜槽连接实现连续炼铜,但是其弃渣含铜量过高,资源利用率低;连续闪速吹炼是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Kennecott公司提出了冰铜连续吹炼的“固体冰铜氧气吹炼法”,取代P-S转炉的工艺,1995年实现工业化。2007年8月第二台闪速吹炼炉在中国阳谷祥光冶炼厂投产,2008年10月开始达到设计能力,但是该工艺成本高,冰铜需要降温球磨后再进入闪速吹炼炉进行,也消耗一部分能源,现场环境也不是太好,热能利用不合理。

近年,随着对冶炼企业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和有色金属行业的持续低迷,迫使企业从工艺的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专利-“双炉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炉”(CN103276223),通过对转炉的优化,连接造渣炉和造铜炉,实现了实现连续进冰铜、连续鼓风、连续造渣、连续出渣、连续或间断放出粗铜的连续吹炼过程,但是需要在两台炉子中实现连续吹炼,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专利-“一种采用氧气底吹炉连续炼铜的工艺及其装置”(CN101165196),提出了利用氧气底吹炉进行连续炼铜的工艺及装置,但是其需要前段造出高品位冰铜,需要系统改变炼铜企业工艺,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续炼铜的工艺和装置,过程清洁环保,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底侧吹-分区域吹炼工艺,实现冰铜在一个炉子内得到粗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炼铜装置,炉型为卧式圆形,炉内设置隔墙把炉腔分为两个室,即氧化气氛造渣区和还原气氛造铜区,隔墙下部设一近椭圆形孔洞将两个室连通,形成金属相和渣相的对流,氧化气氛造渣区有排渣口、还原气氛造铜区有放铜口,粗铜从放铜口连续排放,渣通过排渣口连续排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间断排放,在炉体的造渣区、造铜区的侧部、底部都设有多对氧气喷入口和多对粉煤还原剂喷入口,氧气喷入口装有氧气喷枪,单支氧气喷枪安装角度与垂直方向夹角是5~26°,多对粉煤还原剂喷入口装有粉煤喷枪,支粉煤喷枪安装角度与垂直方向夹角是2~18°,根据位置不同角度大小不同,每支粉煤喷枪夹角的大小与放铜口的位置距离成反比。

所述氧化气氛造渣区内径为2.6-4.5m,长度为6m-12m,还原气氛造铜区内径为2.2m-3.5m,炉体总长为30m-45m。具体数据应根据产能规模及物料特性来确定计算炉体尺寸。

炉体为一体化密封可倾动结构,满足系统热修的条件。

炉体冷却体系为有机离子液系统,不存在泄露爆炸危险,换热装置采用钢制,进一步降低投资。

使用该连续炼铜装置的炼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冰铜通过连续炼铜装置加料口加入炉内,通过氧气喷枪送入氧气进行吹炼,氧气喷枪角度控制范围为5-25°;通过粉煤喷枪喷入粉煤进行还原,粉煤喷枪角度控制范围为2-15°,将冰铜连续吹炼成粗铜和炉渣;吹炼的同时,按造渣要求量连续定量的加入石英石和石灰石,控制吹炼温度1200-1350℃;

(2)连续炼铜装置产出的粗铜,通过虹吸式放铜口放出,经过溜槽送至阳极工段,按阳极工段常规作业,铸造成铜阳极板送电解槽电解。

根据冰铜品位和其中铁赋存状态的变化,粉煤以50~200kg/h、氮气以15~45m3/h为保护气体、冷却水以10~38m3/h由喷枪喷入,实现四氧化三铁含量的降低,优化渣的流动性。

炉渣经磨矿、选矿后返回连续炼铜装置。

本发明的连续炼铜装置,冰铜直接入炉,完全能够处理复杂低品位冰铜,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处理能力可达60-100t/h。

由于本发明工艺单元在一台装置内完成,氧浓度高,烟气SO2浓度高,烟气量小,硫回收利用率高,还原剂不用焦炭直接用粉煤,粉煤是从炉体侧部和下部直接喷入熔体中参与直接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反应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