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648.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耿卫庭;许迎飞;成武冬;郭晓炜;潘静;李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半圆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方法。为了满足航空机电产品中高精度半圆孔组的加工需求,降低因半圆结构而引起的断屑切削变形,提高加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返修及报废,解决传统加工方式下零件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如下方法实现高精度半圆孔组的加工:(1)合理安排粗精加工工序;(2)优化粗精加工余量;(3)设置切削加工参数。通过本方法的加工,能够实现该类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精度半圆孔组结构常见于航空机电产品中,受该类结构限制,实际加工中需采用断屑切削方式,刀具切削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目前,传统加工方式为粗加工钻削底孔,镗或铰精加工孔组到尺寸,在该种加工方式下,由于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往往精加工后孔组出现位置或者尺寸精度超差,零件成活率低,产品配套交付节点难以保证,成为制约该类产品质量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满足航空机电产品中高精度半圆孔组的加工需求,降低因半圆结构而引起的断屑切削变形影响,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传统加工方式下零件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方法,实现该类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半圆孔组的镗铣加工方法,包括(1)合理安排粗精加工工序,采用钻、铰方式加工(2)优化粗精加工余量(3)根据粗精加工余量,设置切削加工参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理安排粗精加工工序,在钻、铰加工工序之间加入铣、镗工序。
所述铣、镗工序中,在铣工序后加入热处理工序。
所述的优化粗精加工余量,高精度半圆孔组加工时,粗加工钻为半精、精加工留余量直径方向1mm,铣半精加工为镗半精加工、铰精加工留余量直径方向0.1mm,镗半精加工为铰精加工留余量直径方向0.04mm,铰精加工完成整个半圆孔组的最终尺寸加工。
所述设置切削加工参数,
a)主轴转速粗加工宜选择在每分钟3000-5000转,确保机床主轴旋转时稳定,半精加工宜选择在每分钟1000-2000转,精加工宜选择在每分钟500-800转,确保刀具切削时材料应力的充分释放。
b)经具体试验得出进给速度粗加工选在每分钟500mm-1000mm之间,半精加工选在每分钟200mm-300mm之间,精加工选在每分钟80mm-100mm之间。
c)每次吃刀量半精加工宜选在0.1mm-0.2mm之间,精加工宜选在0.005mm-0.015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主要针对高精度半圆孔组结构,通过合理安排粗精加工工序、优化粗精加工余量及根据粗精加工余量,设置切削加工参数等步骤,主要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降低因半圆结构而引起的断屑切削变形影响,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优化粗精加工余量,粗、半精、精加工分层切削,合理穿插热处理去应力,断屑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应力得以充分释放;
3).根据粗精加工余量,设置切削加工参数,保证刀具切削过程中接触应力的合理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