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面加固梁柱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934.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辉;周红燕;柴明明;彭亦博;丁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正工程技术开发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李先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表面 化学植筋 钢筋笼 加固梁 结合面 绑扎 水泥基灌浆料 固定钢丝网 钢筋焊接 工艺过程 构件加固 固化成型 抗剪栓钉 模板养护 清洁处理 施工工艺 施工水平 施工周期 噪声污染 承载力 钢丝网 粘接胶 柱构件 梁柱 植入 柱类 施工 粘贴 浇筑 粉尘 硬化 凝固 外围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合面加固梁柱类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为首先对原构件表面进行清除和清洁处理,接着在构件外围绑扎固定钢丝网,再用化学植筋胶植入抗剪栓钉,当化学植筋胶凝固硬化后,在构件表面刷粘接胶,使钢丝网粘贴在构件表面;然后绑扎加固用的钢筋笼,并将钢筋笼与原构件的钢筋焊接固定,最后扎模板、浇筑水泥基灌浆料,固化成型后拆模板养护,完成最终的构件加固。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有保证,对于施工人员施工水平要求低;施工周期快,可适用于危急情况,减少了粉尘和噪声污染;提高了梁柱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旧建筑加固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面加固梁柱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使用过程中,旧建筑的功能难以满足使用功能改变的需要(需增加荷载),且由于新规范的修订使原有旧建筑在进行建模复核计算后无法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比如配筋无法满足要求。加固改造可实现“旧建筑,新功能”的目标。建筑加固不仅可以节约投资,缩短工期,还可以缓解土地供应,减少产生建筑垃圾,保护环境。
增大截面法施工工艺简单,适用面广,是我国最常用的加固方法。增大截面加固后的梁与柱属于新旧材料二次组合,能否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关键取决于结合面能否充分传递剪力。传统的加固施工工艺一般是将构件表面凿毛,然后绑扎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凿毛过程中,要求用风镐凿除至混凝土密实部分,凿除部分混凝土保证构件表面间隔一定、深度一定的凹凸不平的坑槽,并将构件的棱角剔除,例如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中,将柱的粉刷层铲除,查找柱的缺陷部位,剔除混凝土至密实部位,用电镐将柱表面凿毛,凿出的沟槽要求深度为3~6mm,坑槽数保证每平米不少于700点。并将柱的四个棱角打掉。
传统的结合面凿毛处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混凝土表面凿毛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高分贝的噪音,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2)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要求高。凿毛坑槽数量和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坑槽太多、太深对梁柱的伤害太大,甚至损伤原构件结构的钢筋,太浅结合面的粘接效果太差。
3)凿毛的施工周期长,在凿毛的过程中,坑槽数量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施工时间,不利于危急抢险救灾工程。
4)存在安全隐患。凿除过程电镐的冲击动能对混凝土梁柱造成损伤,使待加固构件内产生大量的微裂缝;同时待加固构件一般承载力较低,在凿除混凝土的过程中,构件的承载力降低,易发生建筑坍塌,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合面处理方法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合面加固梁柱构件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合面加固梁柱构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梁柱构件表面粘贴钢丝网,绑扎钢筋笼,最后浇筑形成加固构件,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构件表面处理:先铲除待加固的梁构件或柱构件的表面油污、灰尘和外粉刷,直至混凝土部位,然后冲洗构件表面,清除所有粉尘;
(b)绑扎钢丝网:在构件外围围上钢丝网,并将钢丝网绑扎固定在构件表面;
(c)植入栓钉:在构件表面钻孔,成孔以后,清理孔壁,然后用高压气体吹孔洞,直至孔洞无粉尘,再用化学植筋胶植入抗剪栓钉;
(d)刷胶粘贴:当化学植筋胶凝固硬化后,在构件表面喷水雾,使构件表面润湿,然后在构件表面刷粘接胶,使钢丝网粘贴在构件表面;
(e)绑扎钢筋笼:在粘贴钢丝网后的构件外围绑扎加固用的钢筋笼,且将钢筋笼与原构件的钢筋焊接固定;
(f)构件浇筑:在绑扎钢筋笼后的构件外围绑扎模板,然后浇筑水泥基灌浆料,待成型固化后拆除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正工程技术开发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正工程技术开发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