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在线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790.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华;王健;田振峰;郑丰;潘洋;陈开波;徐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评吸者 抽吸 产生 主流 烟气 相成 在线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在线分析装置,其特征是:四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与卷烟夹持器相连通,第二端口与压力感应器相连接,且压力感应器通过导线依次与电脑和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第三端口与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相连通,且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的另一端进入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光电离区中,第四端口既可以与卷烟抽吸套相连,也可以残留烟气清除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在线、实时分析不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化学成分,有利于科学研究卷烟感官品质与其烟气化学成分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烟气化学成分的分析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直接测量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的在线和实时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卷烟烟气感官品质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是烟草科技的重要研究内容,不仅对于认识卷烟烟气感官特征形成的物质基础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针对性地改进卷烟配方、调控卷烟烟气,从而开发出低危害、高品质的卷烟产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为了进行该方面的研究,传统的方法一般需要对同一种卷烟进行两次抽吸,即吸烟机抽吸卷烟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其中,采用吸烟机抽吸卷烟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抽吸条件下捕集卷烟烟气,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的目的是对卷烟烟气进行感官评价,以获得卷烟烟气感官指标的得分值。
然而,上述方法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虽然采用吸烟机抽吸卷烟是烟草行业卷烟烟气分析的标准方法,具有在统一抽吸条件下测定出稳定的分析结果和有利于从烟气化学组成的角对卷烟质量进行标准评价的优点,但是在卷烟评吸烟者评价卷烟感官品质时,通常无法实现在统一的抽吸条件下抽吸卷烟,而不同的抽吸参数条件对卷烟烟气化学成分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同一种卷烟,不同的卷烟评吸者由于抽吸体积的不同,吸入口腔中的烟气化学成分浓度会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评吸人员,在不同的时间抽吸同一种卷烟,其抽吸参数、口腔烟气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结果也会有差异。因而,在研究卷烟烟气化学成分与其感官品质的关系时,采用吸烟机在统一的条件下抽吸卷烟,往往忽视了卷烟评吸者个性化的抽吸差异,直接应用该烟气分析结果,会带来较大的偏差。
第二、对于卷烟烟气化学成分的分析,传统的方法一般离线进行,即先对烟气进行捕集,然后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前处理过程,再用不同的仪器进行分析。然而,在抽吸期间从卷烟滤嘴端出来的新鲜主流烟气,尤其是其中占比高达92%、且对卷烟烟气感官品质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烟气气相成分具有非常高的化学活性。因此,传统的离线式分析方法会导致烟气的老化,而且在样品捕集和分析过程中还可能会导致人为的后生物质产生,其分析结果往往难以真实地反应卷烟评吸烟者口腔中的烟气组成。所以,其具体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性和定量效果好,可以实现对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直接进行在线分析的自动化烟气分析装置,从而为烟草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卷烟烟气化学成分与卷烟感官品质的关系,提供一种好的烟气分析技术手段。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卷烟评吸者抽吸卷烟时产生的主流烟气气相成分的在线分析装置,其结构特点是:设置四端口烟气流通管、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烟气传输石英毛细管、电脑,卷烟抽吸套和残留烟气清除器;
所述四端口烟气流通管的第一端口为与可插入卷烟烟支的卷烟挟持器相连通的烟气流入端口,第二端口为与压力感应器相连接的压力感应端口,第三端口为烟气采样端口,第四端口为距离端口端面2-3cm处设置有一个“O”形弹性圈的烟气流出端口;
所述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外部设置有上部真空抽气口、下部真空抽气口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内部设置有真空紫外光源和光电离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