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玻璃钢板材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5566.8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山;丁宏国;王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源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5/33;C09D7/61;C09D7/63;C09D7/65;C08L101/00;C08K7/14;C08J5/04;B29C70/5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玻璃钢 板材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玻璃钢板材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玻璃钢板材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玻璃钢板材上涂有胶衣涂层,所述胶衣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不饱和树脂100份,柔性不饱和树脂10‑15份,钛白粉15‑20份,空心玻璃微珠10‑2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1‑2份,紫外线吸收剂0.3‑1份,促进剂0.2份,固化剂2‑2.5份。将上述胶衣涂层喷涂或刮涂或滚涂在玻璃钢底膜上,加温初步固化后,将基体树脂涂层喷涂或刮涂或滚涂于胶衣涂层上,然后加入玻璃纤维浸润、除气泡,加盖膜、定厚,再次加温固化,分切、收卷。获得的玻璃钢板材可以反射90%以上的阳光照射的热量,隔热性能好,一次制备成型,品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玻璃钢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其强度相当于钢材,又含有玻璃组分,也具有玻璃那样的色泽、形体、耐腐蚀、电绝缘、隔热等性能,因此称为“玻璃钢”。玻璃钢板材以其独具的强耐腐蚀性能、内表面光滑、输送能耗低、使用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不需维修及综合造价低等诸多优势在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城市给排水、工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煤气输送等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提高以及玻璃钢的应用不断扩大,人们对玻璃钢板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房车厢、冷藏车厢、罐厢、快递物流车厢、活动房屋外墙领域使用的玻璃钢板材,因隔热性能较差而限制了其应用,有必要对玻璃钢板材的隔热性进行改进。传统隔热玻璃钢板材的加工方式,是在玻璃钢板材表面喷涂反射涂料,喷涂前,玻璃钢表面需要打磨处理、刮腻子补平等,生产工艺繁琐、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粉尘等污染大,同时,还容易出现起泡、脱层、开裂等诸多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玻璃钢板材及其制备工艺,获得的玻璃钢板材可以反射90%以上的阳光照射的热量,隔热性能好,制备工艺为一次制备成型,品质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玻璃钢板材,所述玻璃钢板材上涂有胶衣涂层,所述胶衣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不饱和树脂100份,柔性不饱和树脂10-15份,钛白粉15-20份,空心玻璃微珠10-20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1-2份,紫外线吸收剂0.3-1份,促进剂0.2份,固化剂2-2.5份。
优选的,所述胶衣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不饱和树脂100份,柔性不饱和树脂13份,钛白粉16份,空心玻璃微珠15份,消泡剂1份,流平剂1份,紫外线吸收剂0.6份,促进剂0.2份,固化剂2.2份。
优选的,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粒径范围10-180μm。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优选的,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
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硅烷或氟碳改性聚醚。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隔热玻璃钢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胶衣涂层喷涂或刮涂或滚涂在玻璃钢底膜上,加温初步固化后,将基体树脂涂层喷涂或刮涂或滚涂于胶衣涂层上,然后加入玻璃纤维浸润、除气泡,加盖膜、定厚,再次加温固化,分切、收卷。
优选的,所述固化温度为50-150℃,每次所述固化时间为1-2h。
优选的,所述胶衣涂层的厚度0.2-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源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源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