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超高温陶瓷一体化改性抗烧蚀炭/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716.8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曾毅;熊翔;王滴泥;孙威;陈招科;王雅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41/87;C04B41/5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超高温 陶瓷 一体化 改性 抗烧蚀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超高温陶瓷一体化改性抗烧蚀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各组分按体积百分数计含量如下:炭基体材料20%-80%,Zr0.8Ti0.2C0.74B0.26陶瓷材料15%-78%,SiC陶瓷材料2%-5%,所述的炭基体材料为沉积有热解碳的炭/炭复合材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纤维预制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后,置于化学气相渗透炉内沉积热解碳,制备出多孔的炭/炭复合材料;(2)将沉积有热解碳的炭/炭复合材料置于锆钛混合粉上,通过高温熔渗反应法制备出非化学计量比锆钛碳化物改性炭/炭复合材料;(3)将非化学计量比锆钛碳化物改性炭/炭复合材料置于C,B4C,SiC,Si以及促渗剂的混合粉末中,采用包埋法使之形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超高温陶瓷改性炭/炭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预制体包括针刺整体毡或三维编制体,高温热处理是将密度为0.1-0.9g.cm-3的碳纤维预制体置于高温石墨炉中于2000-2300℃保温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多孔炭/炭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如下:以氮气为稀释气体、氢气为载气、丙烯或者甲烷为碳源气体在1000-1300℃下在沉积炉内将热解碳反应沉积在碳纤维上;炉压为0.3-1.3KPa,反应时间为10-60h;所制得的多孔炭/炭复合材料开孔率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锆钛混合粉通过纯度≥99.9%,过325目筛的锆粉和纯度≥99.9%,过325目筛的钛粉以分子比为0.8:0.2的比例在高能行星式球磨机上球磨制得;球磨转速为200-300r/min,球磨时间为10h-25h,球料比为4-10,球磨介质为酒精保护湿磨,球磨后的混合粉经80-90℃真空干燥3-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熔渗反应法制备非化学计量比锆钛碳化物改性炭/炭复合材料,是首先称取锆钛混合粉,称量用量以多孔炭/炭复合材料重量为基准的3-5倍;将混合粉置于石墨罐中压实,并将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的多孔炭/炭复合材料置于混合粉之上后,将石墨罐放置在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为1900-2200℃,保温时间为0.5-2h,全程氩气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埋法是引入B元素和SiC分别进入非化学计量比锆钛碳化物和炭/炭复合材料浅表层处,所述促渗剂选自Al2O3、B2O3、SiO2中的至少一种;处理温度为1600-1800℃,保温时间为0.5-2h,氩气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Si粉、SiC粉、C粉、Al2O3粉为原料制备包埋的用的第一种混合粉料A粉;粉料质量配比为:30%-70%Si,5%-10%Al2O3,10-20%C,10%-40%SiC;称取上述比例的SiC粉、Al2O3粉、C粉,SiC粉以乙醇为分散剂,将其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充分混匀后取出干燥后待用;其次,将30%-80%B4C和20%-70%B2O3粉置于球磨机中充分混匀后取出干燥待用,从而制备出第二种混合粉料B粉;然后,称量20%-50%A粉和50%-80%B粉混合作为包埋锆钛碳化物改性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第一层粉末,称量50%-80%A粉和20%-50%B粉混合作为包埋锆钛碳化物改性过的炭/炭复合材料的第二层粉末;第一层粉末与第二层粉末的比例为:0.2-1;改性炭/炭复合材料与包埋所用粉料质量比为0.05-0.2;最后,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处理温度为1600-1800℃,保温时间为0.5-2h,氩气保护。
8.一种新型超高温陶瓷一体化改性抗烧蚀炭/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7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桥梁设备
- 下一篇:丁辛醇装置含铑废液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