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腿部护具及其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445.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峰;孙敏;肖福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2 | 分类号: | D04B1/22;D04B9/4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腿部 护具 及其 管状 半边 弧形 渐变 压力 控制 针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腿部护具及其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品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而成,不同的串套方式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形成不同的花纹和结构。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其中,随着纺织机械的发展,针织品的用途越来越多,尤其是针织护具,市场份额极大,穿戴针织产品对人体需要保护的位置产生一定压力,且穿着舒适、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针织护具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小圆机可生产出无缝管状织品,无缝护具穿着更为舒适。人们也对生产无缝针织产品提出了各种生产方式。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缝针织方法[申请号:CN201610382587.6],将纱线直接编织成中间空心、圆体形状的无缝针织衣坯,再经水洗以及整理剂后整理完成无缝针织内衣的制作,其中,包括将选择的纱线依次经染色、复合织造、水洗、柔软处理,烘干定型制得。
上述方案虽然能制得无缝针织产品,但其通过烘干定型来改变针织产品的形状,由平整变成凹凸有型。在变化过程中,针织品的密度发生改变,人们穿着上身后,各个部位因为针织品的密度不同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压力,易因压力不均匀而产生不舒适性,且对压产品的抱合力难以控制计算,不能量化。而且烘干定型的针织产品会在多次洗涤之后改变形状,出现松垮的现象从而与人体不服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使用小圆机将纱线编织成无缝管状形坯,包括以下步骤:
A.双针小圆机上针、下针交替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形成圆形管口;
B.双针小圆机在前半圈上针、下针交替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形成等半径管筒,在后半圈,下一行出针钩拉纱线时增加上针出针针数,从上到下增加纱线成圈圈数形,形成半边逐行变大的弧形管筒。
C.双针小圆机在前半圈上针、下针交替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形成等半径管筒,在后半圈,下一行出针钩拉纱线时减少上针出针针数,从上到下减少纱线成圈圈数形,形成半边逐行变小的弧形管筒;
D,双针小圆机上针、下针交替出针,在一行中上针、下针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少于上一行纱线成圈数,形成逐行减少的圆形管筒;
在上述的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中,在步骤A中,上针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后退出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套在新的线圈上,下针穿过原先套在下针的第二线圈后钩拉纱线成圈,下针退出第二线圈且使得纱线形成第三线圈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缝合。
在上述的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中,在步骤B中,在管筒半径无变化的区域,出针顺序同步骤A,在管筒半径增大的区域,上针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后退出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套在新的线圈上,下针穿过原先套在下针的第二线圈后钩拉纱线成圈后再次出针钩拉纱线形成新的线圈,在编织下行时,上针出针针数等于上一行下针出针针数,下针针数多余本行上针针数。
在上述的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中,在步骤C中,在管筒半径无变化的区域,出针顺序同步骤A,在管筒半径减小的区域,上针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后退出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套在新的线圈上,上针再次出针钩拉纱线成圈套在上一线圈上,下针穿过原先套在下针的第二线圈后钩拉纱线成圈,上针出针针数等于上一行下针出针针数,下针针数少余本行上针针数。
在上述的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中,在步骤D中,上针出针钩拉两条纱线形成一个线圈,且使其套在上一线圈上,下针出针钩拉两条纱线,形成新的线圈并使其套在上针的双线线圈上,集中线圈,实际圈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管筒直径。
一种采用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的腿部护具,采用上述步骤A针织腿部护具的袜口,采用上述步骤B和步骤C针织护具的袜筒,采用上述的步骤D针织护具的高后跟,采用上述的步骤B和步骤C针织护具的袜跟,采用步骤A针织护具的袜面和袜底。
在上述的腿部护具中,所述的袜口设置有罗纹,所述的袜筒半边弧形凸起呈人体小腿状,且线圈密度均匀,所述的高后跟线圈密度大于袜筒位置,所述的袜跟呈人体脚后跟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产品依靠各部段线圈圈数的改变来控制产品尺寸参数,准确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