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0112.1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西发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K9/14;A61P17/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1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药物组合物 制备 治疗 散剂 中药组合物 中药制剂 黄芪 外敷 黄连 常规的 原料药 重量份 疤痕 冰片 丹皮 地丁 黄柏 黄芩 连翘 中草药 母鸡 骨头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连40‑60份、黄柏40‑60份、黄芩40‑60份、黄芪40‑60份、黑母鸡骨头40‑60份、地俞40‑60份、丹皮20‑30份、地丁20‑30份、连翘20‑30份、冰片40‑60份。该药物组合物可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外敷类药剂,如散剂等,与市场上的大部分治疗烫伤类中药相比,具有疗效显著、成本低廉、不留疤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由于热、光、电、化学物质以及放射线等因素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损伤部位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伤及内脏,它是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在烧烫伤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难题,即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
随着中医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实践不断发展,以及中医科研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治疗烫伤的中药剂型。这些制剂大多数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祛瘀生肌等功效,但治疗时间长、疗效慢、费用高、容易留疤等问题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不留疤痕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黄连40-60份、黄柏40-60份、黄芩40-60份、黄芪40-60份、黑母鸡骨头40-60份、地俞40-60份、丹皮20-30份、地丁20-30份、连翘20-30份、冰片40-60份。优选为:黄连50份、黄柏50份、黄芩50份、黄芪50份、黑母鸡骨头50份、地俞50份、丹皮25份、地丁25份、连翘25份、冰片50份。
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外敷类药剂,例如散剂等。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与用量:本发明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的年龄、体重、烫伤面积等因素。作为指导:外敷:将药物涂抹于患者伤口处,以完全覆盖伤口的用量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散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黄连50克、黄柏50克、黄芩50克、黄芪50克、黑母鸡骨头50克、地俞50克、丹皮25克、地丁25克、连翘25克、冰片50克。
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后蒸制一小时,冷却后过1000目筛即得。
[试验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
一、试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共治疗32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62岁,年龄最小者1岁。
二、治疗方法:
用法与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外敷:每日三次,将药物涂抹于患者伤口处,以完全覆盖伤口的用量为准。
疗程:一星期为一疗程,共治疗四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西发,未经朱西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0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