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7134.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耿琼;凌丽;闫卫东;王育杰;裴天河;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截面 燕尾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制作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和嵌块;使用所述粗加工刀具去除大余量,形成矩形截面凹槽;使用所述半精加工刀具从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的截面外侧横向进刀,使刀具最大回转圆的切线位于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槽底面轮廓线上,去除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盲端面及两侧面余量,形成盲端夹角处具有余量的变截面燕尾盲槽毛坯;将所述嵌块嵌入变截面燕尾盲槽毛坯内,去除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盲端夹角处余量,得到具有变截面燕尾盲槽的工件。本发明提供的加工方法,避免了对盲端的过切;有效地提高了刀具耐用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防止了工件燕尾槽加工过程的崩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它是一种针对复合材料实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可加工性。
背景技术
燕尾槽属于一种机械结构,该结构形式一般用于作机械相对运动,也用于装配导向、定位和支撑。因为其运动精度高、稳定,在机床制造中被广泛应用。在导轨、滑槽等类似燕尾槽结构工件中,其燕尾槽一般为贯通结构,加工方式采用插削方式或定制燕尾槽成型铣刀进行铣削。
当燕尾槽为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时,燕尾槽内两侧面及底面相对于工件底面均为斜面,且截面延伸末端呈未贯通的盲槽结构形式,采用传统的燕尾槽加工方法会在燕尾槽末端位置产生过切问题,其加工工艺需对刀具切削路径进行优化,即在刀具与工件不干涉的情况下完成对燕尾槽的加工。同时,传统的燕尾槽加工方法无法满足复合材料的加工需求,刀具耐用度降低,同时相应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加工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以满足加工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和嵌块,其中,所述嵌块的尺寸与标准变截面燕尾盲槽尺寸匹配;
步骤2:使用所述粗加工刀具去除大余量,形成矩形截面凹槽;
步骤3:使用所述半精加工刀具从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的截面外侧横向进刀,使刀具最大回转圆的切线位于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槽底面轮廓线上,去除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盲端面及两侧面余量,形成盲端夹角处具有余量的变截面燕尾盲槽毛坯;
步骤4:将所述嵌块嵌入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毛坯内,去除变截面燕尾盲槽盲端夹角处余量,得到具有变截面燕尾盲槽的工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变截面燕尾盲槽的开口面积小于槽底面积,且槽底所在平面与开口所在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截面面积沿远离盲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粗加工刀具为表面设有金刚石磨粒的立铣刀,所述金刚石磨粒的粒径为60~80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半精加工刀具为表面设有金刚石磨粒的燕尾槽铣刀,所述金刚石磨粒的粒径为60~80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粗加工刀具主轴转速为1500~2000rpm,进给速度不超过600mmpm。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半精加工刀具主轴转速为1500~2000rpm,进给速度不超过150mmpm。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底刃开十字排屑槽,侧刃开螺旋排屑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粗加工刀具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最小开口宽度;所述精加工刀具的最大直径不大于所述变截面燕尾盲槽的最小底面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