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热处理竹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7117.9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春;朱芋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3/02 | 分类号: | B27K3/02;B27K3/52;B27K5/04;B27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热处理 竹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疏水性热处理竹材的制备方法,涉及竹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水率为8%~16%的竹材放入装有硅油的高温处理罐,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进行油浴热处理;S2:将油浴热处理之后的竹材放入复合浸渍液中进行常温浸渍;S3:将浸渍完成后的竹材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即可得到疏水性热处理竹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竹材容易变色、疏水性差,且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水性热处理竹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是我国的特色天然可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力学、环境学特性,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诸多领域,在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活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结合其内部丰富的孔隙结构,使竹材表现出较强的吸湿吸水性,从而导致尺寸变形、腐朽变色等使用缺陷;此外,当暴露于室外环境时,由于受日晒雨淋的影响,竹材及其制品容易产生变色问题。目前常用热处理、乙酰化处理、防水剂浸注、涂料覆盖等方法提高竹材耐湿能力,近年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离子体法等制备竹材疏水性表面,可使液体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部分改性后竹材横切面接触角可达157°,达到超疏水表面要求。此类方法大多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构筑的疏水性界面寿命短,难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性热处理竹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竹材容易变色、疏水性差,且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疏水性热处理竹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含水率为8%~16%的竹材放入装有硅油的高温处理罐,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进行油浴热处理;
S2:将油浴热处理之后的竹材放入复合浸渍液中进行常温浸渍;
S3:将浸渍完成后的竹材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即可得到疏水性热处理竹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硅油为二甲基硅油,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二甲基硅油热稳定性好,闪点高,为疏水性物质,这样可以提高竹材的疏水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油浴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基硅油加热到100℃~110℃,进行保温1-2h后,再将二甲基硅油升温至120℃~210℃,保温时间不小于1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复合浸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纯水80-85份、硅油5-8份、石蜡5-8份、纳米氧化物1.0-3.5份、引发剂0.5-1.5份和催化剂0.5-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硅油为甲基含氢硅油,所述石蜡为液体石蜡,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发剂为山梨糖醇酐油酸酯或者聚山梨酯,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或有机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竹材在复合浸渍液中浸渍的时间不少于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竹材在烘干箱的烘干温度为80-110℃,时间不小于6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备工艺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2.本发明中制备的疏水性竹材,在具备疏水性的同时,因其前道工序进行了热处理,具有一定的防腐、耐候特点,又因其疏水组分中含有硅、钛离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竹材的抗紫外线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绒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不伤木质工艺半成品的毛刺处理胶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