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按压及手摇三位一体自发电万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6915.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钱作勤;朱雪飞;王兆丰;张遵恒;刘泽坤;杜煜暄;曹予维;吴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32;H02J7/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按压 手摇 三位一体 发电 万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控器,尤其是一种太阳能、按压及手摇三位一体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与环保是时代发展的主题,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器的使用逐渐增多,且不断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传统小型耗电装置均采用普通干电池来提供电能,如何有效地解决废旧干电池的污染问题成为了研究的趋势。
目前生活中小型耗电装置如空调遥控器等会消耗干电池,而干电池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极大。同时,运用干电池的使用特点是,在一个极长的周期内(一年内)只有集中的一到两段时间使用频率较高。而干电池是一次性的化学装置,即使不用也会开始腐蚀,放在遥控器里的干电池长时间不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减少干电池的使用是人类的一个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太阳能、压电及电磁三位一体自发电装置,以便解决能源损耗和干电池污染的双重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按压及手摇三位一体自发电万能装置,包括壳体、发电装置和蓄能电路,其中:发电装置由太阳能发电机构,压力发电机构和电磁感应发电机构组成,于此结合太阳能、压电、电磁感应三种发电方式相互补充为内置壳体中的储能电池和储能电容供电。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构,是一种由一个多晶硅光电板构成的太阳能板。
所述的压力发电机构,由压电片、弹簧、支撑体组成,其中:压电片1采用PZT-5X陶瓷做成,其一端固定在支撑体上,另一端悬空,并在悬空一端的下部连接一个弹簧;弹簧采用刚性较好的弹簧,支撑体为较薄的硬质塑料板。
在压力发电机构中,给弹簧一端施加压力即可使压电片变形并产生电极化从而形成电流;当压力被撤销时,压电片将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在这个复位的过程中又将产生一次形变并产生电流。
所述的电磁感应发电机构,由拧动手柄、回力传动装置、微型电机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拧动手柄和回力传动装置组合成为手摇动力部分,微型电机可称为电磁感应发电部分。
所述的手摇动力部分,由回力轴、传动齿轮组、发条弹簧构成,其中:传动齿轮组是由多个小齿轮与一个大齿轮相互配合达到放大转速效果的齿轮传动组。
所述的蓄能电路,主要通过太阳能发电蓄能线路,压力发电蓄能线路、电磁发电蓄能线路三者并联构成。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太阳能、按压及手摇三位一体自发电万能装置,其在小型用电装置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1.摒弃了需要干电池供电的电路结构,结合太阳能、压电、电磁感应三种发电方式相互补充为内置蓄电池供电,绿色环保。
2.对比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发明的稳定性更强。
3.实现了压电以及电磁感应瞬时放电的及时储存。
4.节能效果分析:
本发明采用清洁、可靠、廉价的三位一体自发电技术,永久不需更换电池。对比于市面上单一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发明稳定性更强,在无法利用光能充电时,可利用另外两种发电方式进行充电。
本发明从源头上减弱了干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减少了国家处理废旧电池的成本。在我国,干电池回收率不足1%。多数重金属的溶出值都高于固体废物毒性鉴别标准,其中镉、锌、汞超标严重,排入环境后在环境中长期累积,造成极大危害。数据显示:一颗含汞电池会污染48000杯水。
目前,后期处理废电池的成本约为60元每支,若得以推广运用在遥控器里,本发明可大大节省政府开支,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本发明在减排性与经济性上都有着突出表现。表1为本发明与市面上现有遥控器数据对比表。
表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蓄能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是压力发电机构结构图。
图5电磁发电机构结构图。
图6是手摇动力部分的内部结构。
图中:1.外壳,2.太阳能发电机构,3.压力发电机构,4.电磁感应发电机构,5.电路板,6.负载,7.稳压模块,8.电池保护电路,9.储能电池,10.压电片,11.弹簧,12.支撑体,13.拧动手柄,14.回力传动装置,15.微型电机,16.回力轴,17.传动齿轮组,18.发条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不具有钛衬垫的MOL互连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