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4020.2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汇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30B15/00;B30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05002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智能 垃圾 压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被人们的日常生活垃圾所包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破坏着生态环境,这样的情况在每一个城市随处可见。如何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头痛的问题。
垃圾压缩机作为垃圾中转站的一个核心装置,固定安装在中转站内,车辆由投料口投放垃圾,再由垃圾压缩机进行处理,压入箱体内部,反复对垃圾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设备都是独立进行压缩操作,其压缩周期长,压缩效果差,造成时间的浪费,使得垃圾处理时间增加,从而垃圾量与日俱增,已无法满足垃圾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效果好、压缩周期短、垃圾处理能力强、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的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
本发明一种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包括导轨框架,所述导轨框架上设有沿其滑移的垂直压缩装置,所述导轨框架的下方并排设有若干压缩箱体,每个所述压缩箱体的一端对应设有水平压缩推送装置;
所述垂直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框架,所述压缩框架上设有垂直压缩油缸组件,所述垂直压缩油缸组件的下端安装有垂直压头;
所述水平压缩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框架,所述推送框架与所述压缩箱体的开口端对应安装,所述推送框架上设有水平压缩推送油缸组件,所述水平压缩推送油缸组件的端部设有水平压缩推头。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压缩框架为四立柱机架结构,包括安装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在安装板的拐角处,所述垂直压缩油缸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下端。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导轨框架的中心轴处设有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行走组件。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垂直压头的两侧设有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位于所述立柱上并相对于立柱上下滑移。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压缩箱体上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端设有后门,所述压缩箱体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后门开闭的推送机构,下端安装有锁紧机构。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垂直压头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水平压缩推头上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行走组件上设有第三传感器。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均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其中还包括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采用一台垂直压缩装置在导轨框架上滑移,分别与多台压缩箱体对应,并与水平推送装置配合作用对垃圾进行压缩操作,实现了多机多工位的运作,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垃圾的压缩效率,而且,场地占用面积小,节约成本;
(2)本发明垂直压缩装置在对垃圾进行垂直方向压缩后,水平推送装置再进行水平方向的压缩,通过采用水平推送装置与垂直压缩装置配合工作,对垃圾进行双重压缩作用,压缩效果好,提高对垃圾的压缩率,减少垃圾的占地面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的主视图(省略导轨框架);
图2为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多工位智能垃圾压缩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垂直压缩装置;2、水平压缩推送装置;3、压缩箱体;4、导轨框架;5、垃圾收集车;6、垃圾转运车;7、垃圾卸料平台;
101、安装板;102、立柱;103、垂直压缩油缸组件;104、垂直压头;105、抓取组件;106、行走组件;
201、推送框架;202、水平压缩推送油缸组件;203、水平压缩推头;
401、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汇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汇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