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复合氧化铁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2926.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吕洪水;周湘竹;陶芙蓉;张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B01J23/89;B01J35/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氧化铁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聚合物溶液,将硝酸铁、硝酸银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制成盐溶液,将所述聚合物溶液与盐溶液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得具有设定粘度的前驱溶胶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所述前驱溶胶溶液制成凝胶纤维,将所述凝胶纤维干燥后进行煅烧,煅烧后即得银复合氧化铁纤维;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聚乙烯吡咯烷酮且能与水互溶的有机物,选自甲醇、乙醇或丙醇;
其中,银元素、铁元素与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5~8:45~50,所述煅烧过程为先加热至300±10℃保温的时间为1h,再加热至450±10℃保温的时间为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合物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1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盐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3~4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合物溶液与盐溶液的体积比为1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20cm,推进速度为0.002m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的条件为80~90℃干燥12~24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热至300±10℃的升温速率为1℃/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热至450±10℃的升温速率为0.5℃/min。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对二联苯胺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复合氧化铁纤维作为模拟酶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9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