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631.1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花丽;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网络设备 拥塞控制 存储介质 可用带宽 数据包 预设 转发 通用路由封装 带宽利用率 阈值时 绑定 丢弃 发送 分流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第一隧道达到预设的拥塞控制条件时,减少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所述第一隧道为设置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且绑定使用的多个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中的隧道;在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的带宽利用率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丢弃待转发至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将待转发数据包分流至多个GRE隧道中的第二隧道发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用户可用带宽,家庭网关(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 设备利用自身的传统的数字用户线路接口(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和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接口,与汇聚接入设备(Hybrid access aggregation,HAG)建立DSL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隧道,和LTE GRE隧道,并将两条GRE隧道绑定在一起使用。
两条GRE隧道绑定在一起使用时,接收一侧的设备需要对从两条GRE隧道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保序处理。以HAG向CPE发送下行流为例,HAG通过 LTE GRE隧道发送序列号为1和2的数据包,并通过DSL GRE隧道发送序列号为3和4的数据包时,若序列号为3和4的数据包先到达CPE,则CPE需要先缓存序列号为3和4的数据包,并等待保序序列号为1和2的数据包到达后,将序列号为1、2、3和4的数据包一起向下游发送。
但是,由于需要进行保序处理,当其中一条GRE隧道发生拥塞导致丢包时,大量数据报文就会堆积在接收一侧的设备的缓存中,导致业务吞吐量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在捆绑使用的GRE隧道中的一条隧道刚刚发生拥塞时,减少通过该隧道传输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业务吞吐量大幅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隧道达到预设的拥塞控制条件时,第一网络设备减少所述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所述第一隧道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且绑定使用的多个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中的隧道;
在所述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的带宽利用率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丢弃待转发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包分流至所述多个 GRE隧道中的第二隧道发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隧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一隧道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且绑定使用的多个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中的隧道;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接收应答,所述接收应答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隧道上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位于第一网络设备侧,所述拥塞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为在第一隧道达到预设的拥塞控制条件时,减少所述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所述第一隧道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且绑定使用的多个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中的隧道;
处理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隧道的可用带宽的带宽利用率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丢弃待转发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包分流至所述多个GRE隧道中的第二隧道发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位于第二网络设备侧,所述拥塞控制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6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系统切换方法和用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异频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