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9417.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学;范硕;吴德群;王学利;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42 | 分类号: | C08G69/42;C08G77/455;C08G77/16;C08G69/16;C08G6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卤抗熔滴 阻燃 尼龙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结构式为:将尼龙6酯化物、聚苯基硅氧烷PDPS、酯交换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内空气,在160~200℃下反应3~5h后,调节反应容器内压力为0~200Pa,继续反应3~5h,即得。本发明将苯基硅氧烷以化学共聚的方式引入尼龙6的主体结构中,使得阻燃剂与尼龙6完美结合,不仅不会对尼龙6的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在赋予尼龙6绿色环保、抗熔滴性能的同时,尼龙6获得更良好更持久的阻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燃树脂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是一种燃烧速度快,释热量极高的高分子材料,此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释放大量浓烟并伴有熔滴的现象,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均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广大研究人员为了改善尼龙6的燃烧性能,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也正逐渐向绿色环保、综合性能良好的方向发展。
专利CN 104311877A涉及一种反应型尼龙阻燃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卤含磷共聚型阻燃剂先与二元醇反应,获得阻燃酯化液;随后与二元酸反应获得无卤含磷尼龙阻燃剂。本发明得到的阻燃剂耐250℃高温,极限氧指数在30%以上,UL94指数可达V-0级以上,且具有永久阻燃效果。
专利CN 103351605 A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阻燃尼龙,运用磷氮复合无卤聚合物,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结合锑基纳米复合环保阻燃剂对尼龙6进行阻燃处理,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不含卤素,低烟,环保的阻燃型尼龙6树脂。
专利CN 105482448 A公开了一种耐热阻燃尼龙管材,其将尼龙6、聚甲基氢硅氧烷、环氧树脂、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锌、改性针状硅灰石、胺化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二乙基次膦酸铝、硬脂酸镧等共混。制备出耐热阻燃尼龙管材,其耐热性和阻燃性好,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用其制成的尼龙管综合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由此可见,目前在阻燃尼龙6领域,以共聚形式将阻燃剂加入到尼龙6的阻燃产品,通常以磷酸盐作为阻燃剂的主体,氮系、硅系、金属等阻燃剂作为辅助阻燃材料,然而磷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磷酸、偏磷酸等有毒的中间产物,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以共混方式制备的阻燃材料,为了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大,必然会造成尼龙6材料力学性能大幅下降。因此兼顾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要求,同时满足环保的需求,必然是阻燃剂及阻燃树脂今后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一种羧基封端的尼龙6预聚体与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形成尼龙6酯化物,随后与反应制得的纯硅系阻燃预聚物进行酯交换反应的过程,进而合成阻燃效果良好且抗熔滴的环保无毒尼龙6树脂。
本发明的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所述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的结构式
为:
其中2≤m≤5,5≤n≤40,10≤p≤30。
本发明的一种无卤抗熔滴阻燃尼龙6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绿色环保的硅系阻燃低聚物:
(1)按重量份数,将10份二苯基硅二醇DPSD、0.05~0.25份催化剂、l0份有机溶剂混合溶解,然后在25~80℃,压力50~800Pa条件下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得到聚苯基硅氧烷PDPS;
制备尼龙6酯化物:
(2)按重量份数,将100份己内酰胺、1~10份开环剂、0~5份助开环剂及1~20份封端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3~6次直至釜内空气置换完毕,并保有0.02~0.1MPa的压力,随后升温至220~260℃,搅拌反应2~3h;然后将釜内压力调节至50~400Pa,于200~240℃继续反应1~2h,得到一定分子量的端羧基化的PA6预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胺固相增粘控制球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低熔点阻燃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