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粒子混合物和透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886.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槐;梁霄;陈梅;张兰英;李辰悦;张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3/24 | 分类号: | C08K3/24;C08K3/22;C08L23/06;C08L27/06;C08L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李彪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粒子 混合物 透光 | ||
1.一种纳米粒子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混合物由15~4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10~60重量份的第二组份、1~10重量份的第三组份、5~25重量份的第四组份、1~20重量份的第五组份、1~8重量份的第六组份和1~5重量份的第七组份组成;
所述第一组份为钨酸铯纳米粒子;
所述第二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8.0≤m≤12.0%;
所述第三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6.0≤m<8.0%;
所述第四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4.0≤m<6.0%;
所述第五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3.0≤m<4.0%;
所述第六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2.0≤m<3.0%;
所述第七组份为氧化铟锡纳米粒子,其中锡的掺杂量m为0.5≤m<2.0%;
所述钨酸铯纳米粒子和掺杂不同Sn含量的ITO纳米粒子的粒径均为5nm~20nm之间。
2.一种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厚度按照20微米计算时,所述透光膜中每平米透光膜掺杂有0.1-5g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的基质为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中所述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含量为0.1-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中所述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含量为0.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中所述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含量为1.0-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中所述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含量为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8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