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258.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饶君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宇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69/00;C08K13/02;C08K5/526;C08K3/38;C08K5/3475;C08K5/375;C08K13/06;C08K9/04;C08K5/3492;C08K5/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空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材料 焊接部件 制备 激光透射 混合料 塑料 熔化 焊接工艺过程 双螺杆挤出机 混合搅拌机 焊接过程 冷却凝固 理论研究 塑料焊接 受热 激光束 颗粒状 投料口 透射 风筒 料仓 熔融 优选 成型 送入 激光 美观 挤出 热切 吸收 分析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A、PC加入混合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2)将混合料从双螺杆挤出机投料口加入,熔融挤出,热切呈颗粒状,通过风筒风送入料仓。本发明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对激光透射焊接工艺过程、原料的性质及聚酰胺材料性能作深入的研究,分析激光透射焊接过程中激光束与塑料的相互作用,包括塑料对激光的透射和吸收作用、塑料受热熔化和冷却凝固特点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选原料,尽可能地提高塑料焊接的强度,最终获得高强度高质量、且成型美观的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塑料制品工业中,由于注塑、挤出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形状和结构复杂的塑料产品不能一次加工成型,这就需要一种工艺把多个零部件无缝连接到一起。通常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有三种:机械连接、黏合剂黏结和焊接。
机械紧固是通过使用螺钉、卡环等紧固工具,对塑料件进行铆合或压合连接。其方法简单,但接头密封性差,强度低。粘接是借助胶粘剂在塑料件表面上所产生的粘合力,将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粘接具有可连接异种材料、避免应力集中、不引起变形、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是采用手工操作因而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粘接剂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引起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等问题。因此上述两种连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需要。
焊接方法又根据所采用的加热方式分为两大类:外加热和内加热。外加热法通过对流或传导来加热焊接表面,包括热工具焊、热气焊、挤出焊、内植感应焊和内植阻抗焊。内加热法是通过技术直接在材料内部产生热源,从而取代外部加热。它分为两类:机械加热和电磁加热。机械内加热法是通过表面摩擦或分子间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包括超声波,振动和旋转焊接。电磁内加热法依赖于吸收电磁辐射从而转化为热,包括红外线,激光,射频和微波焊接。
激光透射焊接能生成精密、牢固和密封的焊缝。由于激光的非接触特性,塑料制品不会发生污染,并极大地减小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增强了制品的抗老化能力。
塑料激光焊接作为一种新兴的焊接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弥补了常规塑料连接手段的不足,从而使这项高新技术在塑料材料高品质、高附加值加工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伴随着激光加工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配套塑料材料供应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激光塑料焊接技术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A、PC加入混合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混合料从双螺杆挤出机投料口加入,熔融挤出,热切呈颗粒状,通过风筒风送入料仓。
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5-85重量份PA、15-25重量份PC、5-15重量份抗冲改性剂、0.5-1.5重量份六硼化镧、0.2-0.6重量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1-0.5重量份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0.3-0.9重量份紫外吸收剂加入混合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混合料从双螺杆挤出机投料口加入,熔融挤出,热切呈颗粒状,通过风筒风送入料仓。
一种用于焊接部件的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宇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宇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