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47471.3 | 申请日: | 2017-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陆海宇;詹丽;慕春红;宋远强;黄武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蓥市高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9/02;C08K3/04;C08K7/24;C08J9/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38600 四川省广安市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柔性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Ⅰ: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与造孔剂混合,加水配置成悬浊液;
Ⅱ:对所述悬浊液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包裹有碳纳米管/石墨烯的造孔剂结晶粉体;
Ⅲ: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和固化剂与所述造孔剂结晶粉体混匀制成膏状浆料;以及
Ⅳ:所述膏状浆料经成型、固化和清洗处理后,得到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Ⅰ之前,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置于强酸溶液中,并在60~80℃下搅拌并回流处理6~10h,以进行氧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酸溶液为体积比为(2~4):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形成的混合强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造孔剂混合后加水,通过在40~60℃的条件下加热溶解并超声分散25~35min、机械搅拌25~35min,得到所述悬浊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悬浊液在60~80℃的条件下加热蒸发,得到所述造孔剂结晶粉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Ⅳ的具体步骤为:
将所述膏状浆料在20~40MPa、80~120℃的条件下热压保温30min~2h,得到固化产物;
将所述固化产物置于40~80℃的去离子水中浸泡30~60h,浸泡过程中每隔8~10h换水一次,直至无造孔剂溶出为止,然后再在80~100℃的条件下烘干6~15h,得到所述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Ⅴ:将所述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浸泡于(450~550):1的水-水合肼溶液中,在90~100℃下回流18~22h以进行化学还原,然后清洗、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氯化钠、蔗糖或氯化钾,所述固化剂为二甲基甲基氢硅氧烷、三甲基羟基硅烷、烷氧基硅烷或羟基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石墨烯为2~6份、所述碳纳米管为2~10份、所述造孔剂为80~170份、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为15~20份和所述固化剂为1.5~2份。
10.一种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制备所述高导电柔性发泡材料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石墨烯2~6份、碳纳米管2~10份、造孔剂80~17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15~20份和固化剂1.5~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蓥市高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蓥市高科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4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硫化硅橡胶冰箱密封条材料
- 下一篇:一种绝缘电缆用橡胶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