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材料制备微孔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383.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栋;敖翔;江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9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材料 制备 微孔 结构 电极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含量达到70%以上的植物切成长度为3-5厘米的小段,在纯净的去离子水中沸煮1-2小时,然后在乙醇中沸煮1-2小时,如此重复2-3次,以除去其中蛋白质、脂肪和蔗糖有机物,然后在80-100oC的烘箱中干燥8小时以上,得到干燥的植物残渣;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干燥的植物残渣进行碳化,得到多微孔碳材料;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多微孔碳材料进行表面功能化,将所述多微孔碳材料浸泡在在强酸中100-120oC条件下加热,使碳表面添加活性官能团,然后将多微孔碳材料进行过滤并洗涤,干燥后即得到微孔碳结构的高性能电极材料;干燥后得到的微孔碳结构的高性能电极材料疏松多孔,孔径为2-5微米;所述活性官能团在所述微孔碳结构表面引起缺陷,所述缺陷用于提供电极材料中的反应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是将所述步骤(1)中获得的干燥的植物残渣在保护气体的氛围下加热到900-1100 oC并保温4-5小时后自然冷却,得到多微孔碳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官能团为含氧官能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官能团为羟基、羧基或者羰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纤维素含量达到70%以上的植物为甘蔗或玉米秸秆或高粱。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氩气或者氮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是指将多微孔碳材料浸泡在质量百分比为98%的浓硫酸和质量百分比为70%的浓硝酸按体积比3:1配制的溶液中,加热到110oC并连续搅拌10-20分钟;所述洗涤是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植物材料微孔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或者是燃料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3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