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塌方落石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4142.3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薛翊国;周炳桦;李志强;张学亮;陶宇帆;邱道宏;王文峰;张开;夏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8B21/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分析单元 塌方 信息采集单元 信息传输单元 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隧道 落石 预警 安全评价系统 隧道监控量测 采集信息 观测位置 监测信息 人工测量 视频信息 信息通过 预警单元 时效性 整平 采集 图像 传输 预报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塌方落石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警单元,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隧道内各个断面的图像和视频信息,确定最佳观测位置,对采集信息进行补偿和整平,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给信息分析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种类的塌方设置预警等级,并根据预警等级进行预报,本发明解决了隧道监控量测人工测量时效性差,安全评价系统不规范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塌方落石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隧道数量越来越多。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是常见的围岩失稳破坏模式之一。由于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和突发性等特征,难以预测,已成为隧道施工中一个极为突出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塌方事故,将会造成施工困难、机械损毁、工期延误以至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此类隧道工程事故案例屡见不鲜。
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施工角度来说,围岩量测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根据变形量、变形速率等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对隧道的塌方、大变形进行预警,保障施工安全。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衬砌的可靠性;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目前国内外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接触式测量。采用收敛仪量测围岩的水平变形,用水准仪量测拱顶下沉。
接触式量测方法的优点是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2、非接触式测量。将反射膜片贴在测点处的预埋件上作为测点靶标,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的方法,直接测存各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将信息导入围岩收敛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相对于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操作简单,测量信息精度高,同时具有快速、省力、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由于测量时需要专业测量人员在隧道内实施作业,测量期间容易和其他施工工序发生冲突;测量时抗施工干扰的能力差;测线易被机械设备等障碍物遮挡;影响施工进度;另外无法对地下工程进行全时段、全过程的量测,无法及时的提供预报预警,不能有效的指导现场施工。
以往的隧道工程内虽然开展了大量的监控量测工作,但是落石、塌方的事故依旧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如何在隧道内全自动实时高精度监测-预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隧道塌方落石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本发明在隧道内通过监测系统自动监测围岩变形信息,无线传输至监测-预警工作室进行信息分析,评价隧道施工的安全等级,根据分析结果对施工进行预警等级分类,指导现场施工,有效的预测隧道发生塌方落石的情况,实现隧道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本发明解决了隧道监控量测人工测量时效性差,安全评价系统不规范,对隧道塌方落石预测不准确的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塌方落石全自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信息传输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和预警单元,其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隧道内各个断面的图像和视频信息,确定最佳观测位置,对采集信息进行补偿和整平,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给信息分析单元,信息分析单元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种类的塌方设置预警等级,并根据预警等级进行预报。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一体化摄像头、可移动轨道和校准模块,所述一体化摄像头沿可移动轨道运动,测量不同断面的信息,所述校准模块含有两个后视基准点,埋设在距离掌子面最近的隧道二衬拱腰处,作为信息采集之前的定位基础,所述自动整平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平,以进行坐标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