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青树的组培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1700.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青树 繁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青树的组培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青树,稀有种。水青树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中南部和北部等地,生于海拔1100~3500米处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中或林缘。分布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及印度的北部、缅甸北部、尼泊尔和不丹。水青树的木材无导管,对研究中国古代植物区系的演化、被子植物系统和起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以往水青树苗木培育技术主要有二种,一是种子培育,即在水青树种子成熟期,从水青树上采摘果实,把果实经地过去皮处理,得到种子,然后通过对种子适当的处理进步播种催芽培育苗木;其二是扦插繁育,即从水青树上采摘半木质化的穗条,用激素处理穗条后,把穗条插入适当的基质中培育苗木。
水青树苗木的培育主要依靠种子繁育实生苗。但种子繁育苗木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种子育苗季节性强,一年一茬,种子保存时间不长,半年之后发芽率大幅下降;二是经科学选育的良种一般种子都很少,难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而营建种子园投资大,周期长;三是种子培育苗木不能培育无性系,生产上林份分化大,林相参差不齐,对经过选择表现优良的单株,无法实现规模利用。
水青树扦插繁育的缺点是,一是老树穗条成活率低,因此需要营建扦插用的采穗圃,经过修剪矮化,培育合适的冠形,多产穗条。采穗圃需要精细化管理,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工,在劳动力成本日渐高涨的今日,采穗圃管理成本难以承受;二是采穗母株容易老化,使用周期不长,3-5年后即要淘汰;三是扦插成活率受天气、管理、基质、生根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成活率难以保证;四是苗木价格偏高,市场难以接受。
因为水青树作为稀有濒危物种,保存其原有的优良性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水青树无性系组培繁育的新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水青树的组培繁育方法,该种水青树繁育方法不受季节影响,培育时间短,繁殖速率快,解决了目前水青树扦插成活率低、繁殖周期长、品质退化等问题,实现了水青树良种大规模繁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青树的组培繁育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从健壮的水青树植株上获取水青树茎段外植体,将茎段先用灭菌净600倍液消毒25~35min,无菌水清洗2~4次,再用0.1%升汞,2~5滴吐温80,处理3~5min,无菌水清洗2~4次,消毒后备用;
(2)水青树提取液的制备:取适量新鲜嫩绿的水青树叶片加入到开放的提取罐中,加入水加热到煮沸状态煎煮2-3h,且叶片与水的料液体积比为1:3-5,之后倒出提取液至液体存储罐中;再向提取罐中加入水加热到煮沸状态煎煮2-3h,且叶片与水的料液体积比为1:3-5,倒出提取液至同一液体存储罐中,最后浓缩液体存储罐中的提取液,使其比重为1.12,得水青树提取液;
(3)初代诱导培养:把步骤(1)经消毒的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上,经过12~20d的培养,直至所述茎段长出新芽,其中初代诱导培养基为1/2MS+水青树提取液0.6~1.0g/L+6-BA 0.04~0.08g/L+NAA 0.02~0.06g/L+蔗糖15~25g/L+营养液2.0~6.0g/L;
(4)继代增殖培养:待所述新芽在初代诱导中培养20d后,将新芽切割下来,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在增殖培养基培养10~20d,就会形成丛生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水青树提取液0.8~1.2g/L+6-BA 0.06~0.08g/L+NAA 0.04~0.06g/L+蔗糖20~30g/L+琼脂2.0~6.0g/L;
(5)组培苗生根:待步骤(4)的丛生芽的单芽长到2.0~3.6cm长时,选取叶片展开的单芽,分割下来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在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5~25d,茎基部诱导出根,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4MS+水青树提取液0.3~0.7g/L+IBA 0.02~0.04g/L+NAA 0.01~0.03g/L+蔗糖10~20g/L+琼脂2.0~4.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