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584.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干啸洪;陈立平;方继伟;应国刚;谢玲儿;王剑晨;朱建朝;顾俊钢;王维国;史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冬;段守富 |
地址: | 3151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表 浅埋 隧道 偏转 预测 沉降规律 偏压荷载 隧道偏压 中心偏移距离 安全防护 沉降变形 沉降曲线 沉降因素 程度判断 地形影响 定量计算 计算模型 偏压系数 隧道设计 相关参数 作用结果 沉降槽 沉降 叠加 地形 分析 施工 | ||
1.一种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隧道偏压程度判断,通过最大主应力的偏转程度反映隧道偏压程度,定义最大主应力偏转角度为偏压系数,并计算得到地表沉降槽中心偏移距离,用于对偏压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第二步:分析地表沉降因素,地表沉降槽的扭曲和偏位由偏压地形和偏压荷载的双重影响叠加,建立地表沉降计算模型;
第三步:计算偏压地形影响,得到偏压地形影响下的地层任意点沉降规律;
第四步:计算偏压荷载影响,得到偏压荷载影响下的地层任意点沉降规律;
第五步:将偏压地形和偏压荷载作用结果叠加,代入隧道相关参数,建立预测沉降曲线,用于预测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偏压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α为偏压系数,β为偏压角,k为地层侧压系数、z为隧道埋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地表沉降槽中心偏移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Δx=(z0+0.5D)tanα;
其中,Δx为地表沉降槽中心偏移距离,z0为隧道中心埋深,D为隧道直径,α为偏压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的地表沉降计算模型为:
s(x)=st(x)+sq(x);
其中,s(x)为计算点的地表沉降值,st(x)为地形影响下计算点的地表沉降值,sq(x)为偏压荷载影响下计算点的地表沉降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偏压地形影响下的地层任意点沉降规律公式为:
其中,st(x)为地形影响下的计算点沉降值,V1为地层损失率;D为隧道直径,K为沉降槽宽度参数,x为计算点到沉降槽中线的水平距离,zx为计算点等效水平地表线情况下的隧道埋深。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偏压荷载影响下的地层任意点沉降规律公式为:
其中,sq(x)为偏压荷载影响下的地表沉降值,μ为地层压缩模量,E为地层泊松比,β为偏压角,γ为地层重度,x为计算点到沉降槽中线的水平距离,D为隧道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获取隧道相关参数的具体工作内容为:
(1)测量某一断面沉降值,建立该断面的实际沉降曲线;
(2)取地层损失率和沉降槽宽度系数的经验值,其他隧道参数依据实际工程情况选取,代入地表沉降计算模型,建立该断面的预测沉降曲线;
(3)将实际沉降曲线与预测沉降曲线对比拟合,得到地层损失率和沉降槽宽度系数的拟合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浅埋偏压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的断面沉降值的测试方法为:选定监测断面,在监测断面设置10~15个地表沉降监测点,各监测点之间间距2~5m,沿隧道中线对称布置,所述监测点采用直径20~30mm,长200~300mm半圆头钢筋制成,所述监测点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5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