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0801.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程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设备 电子设备 处理电路 信道 波束 波束扫描 通信 收发 配置 | ||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侧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收发波束对称性信息来确定将要在从第一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信道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信道上执行的波束扫描的简化方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扫描(Beam Sweeping)的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不断演进过程中,随着使用频段的增加(比如26GHz、60GHz或者更高),无线信道的路径损耗也会增加。通过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技术(例如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提高波束赋形增益(Beamforming Gain),可以弥补高频段信道存在的较大的路径损耗。
在高频MIMO系统中,基站(作为系统中的网络侧通信设备或通信节点的示例)和终端设备(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E),作为系统中的用户侧通信设备或通信节点的示例)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基站天线和UE天线可以形成具有较窄的指向性的空间波束,以在特定的方向上提供较强的功率覆盖,从而对抗高频段信道存在的较大的路径损耗。然而,由于这些空间波束的指向性较强且覆盖范围较窄,需要从基站和UE的多个发射和接收波束中选择适当的发射和接收波束来进行上下行信道上的数据和/或控制信号的传输。
可以通过波束扫描来选择适当的发射和接收波束。具体而言,通过进行基站到UE的下行波束扫描,在基站的多个发射波束上发射下行参考信号,并且用UE的多个接收波束接收该下行参考信号,可以选择基站的最强发射波束和UE的最强接收波束。同样地,通过进行UE到基站的上行波束扫描,可以选择基站的最强接收波束和UE的最强发射波束。
然而,在已知的波束扫描方案中,需要独立地进行上行波束扫描和下行波束扫描,并且在上下行波束扫描过程中需要遍历基站和UE的所有空间波束,从而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因此,需要对已知的波束扫描方案进行简化设计。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通信设备侧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收发波束对称性信息来确定将要在从第一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信道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信道上执行的波束扫描的简化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收发波束对称性信息来确定将要在从第一通信设备到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一信道以及从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二信道上执行的波束扫描的简化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指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简化波束管理尤其是波束扫描方案,减小波束扫描的开销,从而减小系统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示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扫描过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