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0368.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在人们的生活中变的越来越普及。
现今,智能终端朝着大屏化的趋势发展,不仅屏幕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大,相应地,智能终端上的按键也逐渐减少,或由感应按键代替实体按键。现有的智能终端上通常只设置有少数几个用于实现后退、返回主菜单、锁屏等单一功能的按键,其他的操作控制则由触控显示屏来实现。由于按键只能用来实现单一的操作控制,这给用户带来的操作体验很有限。
结合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智能终端上可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通过验证用户的指纹,实现对智能终端进行解锁的控制操作。以智能手机为例,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手机后壳摄像头附近,或者是设置在显示屏正下方等方便用户手指操作的位置。然而,由于指纹识别模组所在的指纹感应区域通常为用户手机操控的最佳位置,而该区域仅用于执行对用户的指纹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感应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指纹感应区域的多种操作控制,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指纹感应区域的多种操作控制,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中设置有指纹感应区域以及感应芯片。所述所述感应装置中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P个感应电极,所述P个感应电极中的每一感应电极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感应芯片电连接;P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P个感应电极以预设间隔并列设置于所述指纹感应区域;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感应区域。
可选地,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的边缘超出所述指纹感应区域的边缘,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的边缘与所述指纹感应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
可选地,所述预设间隔大于等于0.05mm小于等于0.1mm。
可选地,所述信号线设置在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以外的区域,且任意两条所述信号线之间互不接触。
可选地,所述指纹感应区域中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呈层叠式设置。
可选地,所述P个感应电极包括四个扇形感应电极和N个方形感应电极,N=2n,n为正整数;
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为跑道形区域。
可选地,所述P个感应电极包括M个扇形感应电极,M大于等于2;
所述P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为圆形区域。
可选地,所述P个感应电极包括L个矩形感应电极,L为大于等于1;
所述L个感应电极形成的压力感应区域为矩形区域。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感应方法,所述感应方法应用于上述感应装置,所述感应方法包括:
所述感应装置接收用户通过手指对所述感应区域的按压操作,并检测所述按压操作的作用区域和/或所述作用区域的作用量的大小;
所述感应装置根据所述按压操作的作用区域和/或所述作用区域的作用量的大小,确定出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指令;
所述感应装置执行所述目标操作指令,对所述所述按压操作进行响应。
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检测所述按压操作的作用区域,包括:
所述感应装置检测所述感应区域内的P个感应电极的电容的变化量;
所述感应装置针对于所述感应区域内的Q个感应子区域的任一感应子区域,计算所述任一感应子区域内包括的各个感应电极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平均值,得到所述任一感应子区域的作用量;所述任一感应子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感应电极;
所述感应装置将所述Q个感应子区域中的第一感应子区域确定为所述按压操作的作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子区域的作用量大于所述Q个感应子区域中除所述第一感应子区域以外的任一感应子区域的作用量。
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根据所述按压操作的作用区域和/或作用量的大小,确定出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指令,包括:
所述感应装置将所述作用区域对应的操作指令,确定为所述按压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指令;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