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轨道交通复合导电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236.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森;朱晓勇;朱祥连;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轨道交通 复合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进型轨道交通复合导电轨。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使用的供电用钢铝符合导电轨通常由一个基体和一个电刷面组成,电刷面与基体相连,且电刷面由耐磨的材料组成,其中在电刷面朝向集体一侧形成的部分设有沿电刷面长度方向伸展的板条,其中每个板条与电刷面部分的一个纵向狭长侧共同形成一个凹陷,凹陷内由部分基体材料填充,从而实现电刷面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复合。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结构复杂,且钢铝符合界面为机械结合,间隙较大,导致基体与电刷面层间电阻增大,腐蚀加剧,缩短了实用寿命。
为此本公司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钢铝复合导电轨,其通过在钢带两侧阵列钻出通孔,将钢带弯折成C形后,嵌入到铝轨上预制的C形槽中,并通过在铝轨两侧挤压与前述通孔对应的凹槽孔,实现钢带的卡紧,其中,凹槽孔内侧的挤入材料为圆柱形结构,因为铝合金热胀冷缩比较明显,所以传统的准圆形结构稳定性较差,而且因为挤压工艺,圆柱形的造型也很难精准成形,很容易与通孔内壁产生间隙,影响钢带的稳定性,使得电阻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圆柱形挤入材料稳定性差、结合力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轨道交通复合导电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轨道交通复合导电轨,包括铝轨本体和不锈钢带,造铝轨本体的电刷面上复合有不锈钢带,所述铝轨本体为“工”字型,铝轨本体的下端面的截面横向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铝轨本体轴向布置,不锈钢带截面的横向两端分别嵌入到两侧的安装槽内,其中在不锈钢带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填充铝轨本体材料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横向截面的下半部为半椭圆形,上半部为半圆形,且通孔的的下半部为渐缩孔结构,上半部为等径孔结构;所述铝轨本体材料通过对铝轨本体对应安装槽外侧的表面进行挤压从而挤入到前述的通孔中,其中挤入的材料上半部为半圆柱形,挤入的材料下半部为半圆锥形;挤入的材料上半部与通孔上半部的接触面为圆管状的半圆弧面,所述圆管状的半圆弧面的的顶部平面与不锈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至少为7°;所述挤入的材料下半部与通孔下半部的接触面为圆锥状的半圆弧面,所述圆锥状的半圆弧面的底部平面与不锈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至多为0°,至少为-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铝轨本体采用铝合金挤塑成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不锈钢带为C形结构,在所述铝轨本体的底部加工有C形槽,所述安装槽位于C形槽的横向两侧,所述C形槽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前述开口用于嵌入不锈钢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铝轨本体的底面两侧的侧壁面对应C形槽的转折位置设置有朝向铝轨本体中间对称面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的造型与不锈钢带的C形弯折位置的造型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铝轨本体底部的横向两侧设置有一个深度为通孔长度一半的挤压孔,通过对铝轨本体表面挤压出挤压孔,实现对铝轨本体材料的挤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先是改进了通孔的造型,改良了工艺,对钢带进行通孔的钻孔加工,随后改进反射位置,从而实现对通孔的拉伸,使得通孔变成下半部为半椭圆形、上半部为半圆形的结构,使得通孔的顶面和底面的面积不同,厚度也不同,其中嵌入到安装槽底部的厚度较大,卡紧嵌紧到镶嵌槽底部,通过挤压后变形的铝轨本体的配合,可以保证钢带端部的拉紧,同时顶部的通孔的厚度相对较小,可以提高铝合金导轨嵌接的渗入,进一步保证稳定性。
2、本发明也改良的挤压的深度,改良后,位于顶部的通孔平面与挤入的材料接触面为平面或者是斜面,形成一个倒钩结构,可以实现钢带的钩紧,防止钢带的松动,位于底部的通孔平面为锥形,提供了与挤入材料相比于圆柱形结构更大的接触面积,接触面与钢带表面为倾斜结构,保障了对钢带横向两侧一定的挤压力,防止了钢带的左右松动,保证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2为复合前钢铝复合导电轨的截面图。
图中:1、铝轨本体;2、不锈钢带;11、安装槽;12、包边;13、挤压孔;21、通孔;
角α:圆管状的半圆弧面的的顶部平面与不锈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
角β:圆锥状的半圆弧面的底部平面与不锈钢带顶部表面之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