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结管吸排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6409.4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许黎明;陈晓坚;蔡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21D1/12 | 分类号: | E21D1/12;E02D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冻结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排水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冻结管吸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冻结法,是指在不稳定含水地层中修建地下工程时,借助人工制冷手段暂时加固地层和隔断地下水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常用于竖井工程。
冻结法,在井筒建设、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不少使用冻结法的城市联络通道建设工程中,往往存在着向下倾斜的冻结管需要将管内的水排干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向下倾斜的冻结管用作测温监测使用的测温孔,此时管内有水将直接导致测量温度的失败,因此必须将管内水排干。
但目前常用的直径89mm冻结管管径较小,冻结管一般较深,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将钻孔过程中的水排出,目前已有的吸水方法,都无法针对性的满足冻结管吸排水的需要,而且无法排尽冻结管里的水,在施工过程中为监测施工人员带来不便,影响了施工监测效果。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冻结管的吸排水装置来满足工程需要,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可以灵活的调整放入深度,操作使用方便的冻结管吸排水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冻结管吸排水装置,包括提升杆1、上封盖板2、框架竖肋板3、吸水海绵4、框架横肋板5和下固定底座6组成;所述的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内布置吸水海绵4;所述的框架上部设置有上封盖板2,下部设置有下固定底座6;所述的提升杆1杆体穿透上封盖板2,下部位于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内;
所述的提升杆1的长度长于框架竖肋板3的长度;
所述的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与上封盖板2通过螺纹连接,上封盖板2与框架为可分离结构;
所述的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与下固定底座6焊接固定;
所述的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与下固定底座6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的的提升杆1通过端部的螺纹连接结构增加杆身长度;
所述的吸水海绵4为聚乙烯醇高吸水海绵。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内置海绵可以伸入至冻结管内部吸干冻结管里面的水,可以灵活的调整放入深度。并且该装置设计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位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
图中为:提升杆1、上封盖板2、框架竖肋板3、吸水海绵4、框架横肋板5、下固定底座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冻结管吸排水装置,由提升杆1、上封盖板2、框架竖肋板3、吸水海绵4、框架横肋板5和下固定底座6组成。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内布置吸水海绵4,上部设有上封盖板2,下部设有下固定底座6,上封盖板2可以与框架分离,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与上封盖板2螺纹连接,与下固定底座6焊接固定,提升杆1长于框架竖肋板3,便于提升杆的下放和提升;框架竖肋板3和框架横肋板5组成的框架可以充分让水等混合液体进入框架内部,吸水海绵4可以从框架内取出。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在需要进行排干冻结管内水的向下倾斜测温用冻结管,将吸水海绵安装上后,通过增加或减小提升杆的长度,将本装置下放至指定深度后。当装置在管内所受重力明显减小时,说明海绵已经浸入水中,此时将装置提升。待装置提升至管外,将海绵水拧干后,采取同样的步骤和方法,重新调节提升杆的长度,从而将冻结管内水排干。
本发明通过内置海绵可以伸入至冻结管内部吸干冻结管里面的水,可以灵活的调整放入深度。并且该装置设计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
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及改进等,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明装筒灯
- 下一篇:一种红外感应LED节能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