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3842.2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瞿德林;王久如;王晓祥;李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C04B35/632;C04B35/626;C04B35/64;C04B41/85;C09K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Mn(NO3)2·4H2O、Zn(NO3)2·6H2O、Fe(NO3)3·9H2O加入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匀,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至pH=10.5‑11.5,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升温至70‑75℃,保温2.5‑3h,过滤取滤饼,煅烧,球磨得到纳米铁氧体;S2、将S1中得到的纳米铁氧体加入乙醇中分散均匀得到铁氧体溶胶;将醋酸锌与乙醇混匀,超声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铁氧体溶胶混匀,超声,升温,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保温搅拌,过滤取滤饼,洗涤,然后调节温度,真空干燥得到吸波铁氧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吸波材料研究最初是为了提高武器在战场的生存率和战斗效果,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电子信息化,电磁波对空间的污染日趋严重,电磁辐射日益明显,对人类产生较大的损害。因此,吸波材料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目前吸波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广播、通讯、导航等许多民用领域。纳米铁氧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波性能,但是其吸波性能并不高,因此需要提高其吸波性能,以扩展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使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吸波铁氧体其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频率为6GHz处,反射损耗达到了-31.5dB,在5-18GHz的频率范围内,-10dB带宽都超过了10GHz。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吸波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Mn(NO3)2·4H2O、Zn(NO3)2·6H2O、Fe(NO3)3·9H2O加入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匀,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至pH=10.5-11.5,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升温至70-75℃,保温2.5-3h,过滤取滤饼,升温至1150-1170℃,煅烧2.5-3h,球磨3-5h得到纳米铁氧体;
S2、将S1中得到的纳米铁氧体加入乙醇中分散均匀得到铁氧体溶胶;将醋酸锌与乙醇混匀,超声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铁氧体溶胶混匀,超声,升温,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保温搅拌,过滤取滤饼,洗涤,然后调节温度,真空干燥得到吸波铁氧体。
优选地,在S1中,Mn(NO3)2·4H2O、Zn(NO3)2·6H2O、Fe(NO3)3·9H2O的摩尔比为0.4-0.5:0.5-0.6:2。
优选地,在S1中,Mn(NO3)2·4H2O与水的重量体积(g/ml)比为1:20-30。
优选地,在S1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Fe(NO3)3·9H2O的摩尔比为0.9-1.1:2。
优选地,在S1中,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2mol/l。
优选地,在S2中,将S1中得到的纳米铁氧体加入乙醇中分散均匀得到铁氧体溶胶;将醋酸锌与乙醇混匀,超声20-25min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铁氧体溶胶混匀,超声30-35min,升温至45-50℃,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保温搅拌6-6.5h,过滤取滤饼,用水洗涤6-8次,然后调节温度至50-60℃,真空干燥得到吸波铁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中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艺术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靶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