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液相还原制备纳米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2267.4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实瑞先导材料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还原 制备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液相还原制备纳米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组成单元构成的材料。当常态物质被加工到极其微细的纳米尺度时,会出现特异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此会显示出特异的光、磁、电等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代替贵金属银在制备导电材料、高效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及抗菌剂等方面大大降低成本,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对纳米铜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纳米铜极易被氧化,且存在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制备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形貌和尺寸可控的铜纳米材料已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制备纳米铜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球磨法、机械化学法)、气相法(等离子体法、γ-射线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液相法(微乳液法、化学沉淀法、电解法、还原法)。固相法制得的纳米材料粒径较大,且在机械操作过程中易引入杂质;等离子体法制备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能获得均匀、小颗粒的纳米粉体,易于实现批量化生产,但此方法的能量利用率低,产物的稳定性差;γ-射线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易行,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能较好地扩大规模生产,但是必须在射线强照射下将二价铜逐级还原成单质金属铜粒子;沉积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设备昂贵,不便操作;微乳液法能够制备均一尺寸及形貌的产品,但除去产物表面的表面活性剂需要苛刻的条件及大量洗涤剂,生产成本较高且易污染环境;化学沉淀法反应过程简单、便于推广和工业化生产,但是固溶体沉淀物的组成情况是相当有限的,如要得到产物微粉,必须注重溶液的成分控制和沉淀组成的管理,成本相对增加;电解法生产纯度高,但粒径大、形状不规则;液相还原法采用的还原剂大多有毒副作用,若使用不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水合肼、硼氢化钠、甲醛和盐酸羟胺等均对人体有害。通过简单地原料、温和的反应条件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抗菌性能良好的纳米铜,已经成为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制备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液相还原制备纳米铜的方法,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良好、颗粒大小可控、生产成本较低、且对环境友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发展前景广阔。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声液相还原制备纳米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硝酸铜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
(2)称取一定量聚乙烯吡咯烷酮,将其溶于硝酸铜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水浴加热至30~70℃;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混合均匀,置于超声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冷却至室温;
(4)将冷却的溶液用乙醇稀释后高速离心,去除上层清液,此过程重复3次;
(5)将步骤(4)所得产物于室温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红棕色粉末即为纯净的纳米铜颗粒。
优选地,步骤(1)中硝酸铜溶液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硝酸铜溶于乙醇中,配置浓度为0.06~0.35mol/L的硝酸铜溶液。
优选地,步骤(1)中抗坏血酸溶液制备方法为:取一定量抗坏血酸溶于乙醇中,配置浓度为0.5~1.5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
优选地,步骤(2)中硝酸铜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摩尔比为1:1~1:30。
优选地,步骤(3)中硝酸铜与抗坏血酸摩尔比为1:1~1:3。
优选地,步骤(3)中超声反应时间为10~40min。
优选地,步骤(4)中离心条件为:转速10000rpm/min,离心时间10min。
纳米铜:纳米铜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电阻小、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随道效应等特点,可代替贵金属银在制备导电材料、高效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及抗菌剂等方面大大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以纳米铜粉为原料制成药物(重量比为0.2%~0.4%),具有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改善由于氧自由基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害,增强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调节其功能活性表达的特性,从而干预、推迟机体组织结构向衰老转化。研究发现,纳米铜还对脑缺血、脑血栓后遗症、骨质疏松症等有显著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实瑞先导材料研究院(普通合伙),未经佛山实瑞先导材料研究院(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